1876年11月初,玛纳斯奏凯,左总即批准了南疆计划,只因严冬翻越天山有困难,才暂停休战了。
阿古柏军,原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部署兵力,加强防守,其本人坐镇喀喇沙尔,今焉耆。
清军收复北疆后,阿古柏在达坂另筑一新城,专门控制天山隘口。
此为一线,重兵驻守。
退守的北疆回军守城外,阿军守城内。
另一重兵把守的城,是吐鲁番,也是一线,方向在东南。
托克逊,卡在两个一线的中间,是交点,算是二线核心。
实为典型的两面作战阵型。
左宗棠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三路并进作战方案——
刘锦堂、记提张曜、徐占彪3部,分从3路进军南疆,具体部署——
刘锦堂部,由乌鲁木齐南下天山中部,攻达坂城,为北路。
张曜部,由哈密西进天山南麓,为东路。
徐占彪部,出木垒河,越天山南下,为东北路。
张徐两部,合力取吐鲁番,得手后,立攻托克逊。
三部克复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就打开了南疆门户。
尔后,乘胜西进,规复南疆各地。
为防敌袭扰后路,破坏后勤运道,左总在哈密、巴里坤方向,各驻守了4个营。
还从包头调来,金运昌淮军10个营,驻守古城、济木萨、乌鲁木齐一线。
专令,金顺部20营,警戒乌鲁木齐以西地区。
光阴荏苒,时光易逝,1877年4月14日,清军经过5个月的准备,开始向南疆进军,实施作战计划。
动用总兵力约,30个营,计25万余人。
一、达坂城之战
刘锦堂亲率主力1万余人、榴弹炮队,由乌鲁木齐南下达坂城。
16日夜,进至达坂城外围。
为阻清军近迫,阿军引放湖水,城郊积水深及马腹,刘军忍受困难,涉水行进。
余虎恩部骑兵5个营,迅速占领了左山岗。
谭上连部4个营,抢占了后山。
黄万鹏部,断敌后路。
乘敌不备,迅速完成了达坂城的包围。
18日晨,托克逊阿军来援骑兵550人,杀向达坂城,准备内外夹击刘军。
刘锦堂则一分为二,围点打援,重兵反击托克逊援兵,当天打退了托克逊援军。
围城清军,在达坂城外增加炮台,翌日筑成,形成了炮火优势。
19日,刘锦堂下令开炮攻城——
轰塌了城中大炮台、月城和城垛。
晚上,配合喊话,因为其中有不少回军。
20日,继续轰击城内,击中阿军火药库,引起大爆炸,烈火熊熊,顺风延烧。
阿军大乱,企图突围,被刘军堵门截杀,冲不出来,未逞。
守敌死伤惨重,主动打开大城门,举白旗投降。
刘军攻势强大,克复达坂城——
毙敌2300人,俘敌1200余人,中有,阿古柏的大总管爱伊德尔胡里、安集延人213名。
缴获:战马800余匹、枪炮等1400余件,中有榴弹大铜炮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