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777章 伊犁回归

但条约回到国内,被朝野上下喷得要死,大妈要脸,把崇大人逮了下狱——

不光反省,拿了多少回扣,全吐出来,后来是交保30万两,免死。

条约,也没换文生效,既然是朋友,再谈。

大妈这伪汉人,是再不敢唱清俄高调了,调已故曾大师的侄子曾纪泽出马,赴俄再谈。

这边,终于搬左总出了肃州大营,给老娘去拿伊犁回来。

这一文一武,几乎同时出马。

1880年4月,光六三,左总受命,开始重新计划,部署作战——

1刘锦堂步骑10000人,出乌什。

2张曜7000人,从阿克苏分两路出发,直取伊犁。

3金顺10000人,扼守晶河,防备俄军东犯乌鲁木齐。

5月底,左总亲冒酷暑,舁榇出关入疆,誓与沙俄决一死战。

其时,左总已69岁高龄,自云“衰年报国,心力交瘁,亦复何暇顾及。”

6月15日,左宗棠进抵哈密,预令三军戒备。

沙俄如意算盘成画饼,遂调俄军应战:一增兵伊犁、二海军舰队东来,威慑京津,要战要和,朋友随便。

仗,也有跟朋友打的,不全是跟敌人过招。

大妈在此情势下,顾及京津又要开战,于8月11日下令左总本人回京,“以备顾问”。

29日,左总在哈密接到调令,动身回京。

拿伊犁的仗,从老伊犁将军荣全、新伊犁将军金顺,到西域钦差左总本人,都没有开战权,得听大妈的。

所以,大妈也是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何时动,怎么动,拿捏得准。

左总给大妈说,“俄船东下,偏历海疆,结倭奴,封辽海,亦不过虚声胁和之计”。

又给金童衙门说,“察看情形,实非决之战胜不可。”

还是要,真打收伊犁。

就在左总内招、武力停顿之时,曾纪泽的文场取得了局部进展,争回了原《崇约》划走的——

1特克斯河谷。

2通往南疆的穆扎尔山口。

3沙俄放弃了通商北路,由嘉峪关至武汉。

但,赔款却加至900万卢布,俄仍据有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

沙俄后退一步,是不明了左总被召回一事,认为大清有“动兵之意”,谈判对手若米尼,曾专门向曾纪泽求证过几次。

曾纪泽的回复,当然是肯定的,并得以签订圣彼得堡条约,收回了伊犁。

1881年2月21日,光七正月,左总到达帝都前三天,曾纪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同意归还伊犁。

虽然曾约还是没有收回原先的大伊犁,但总算收回了个伊犁,以及部分权益,也改变了左总跟人掐架到老到死的命运。

大英国外交官谁谁谁,为之评说,“中国已迫使俄国,做出了它从未做过的事,把业已吞下去的领土,又吐出来了。”

1882年,清军履约,入驻伊犁。

两年后1884,光十,西域建省。

刘锦堂出任,巡抚,

部将谭上连出任,提督。

左总旧僚、陕甘总督杨昌浚,性喜舞文弄墨,时有一诗作《恭诵左公西行甘棠》,流传至今——

大将筹边尚未还,潇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20210808暂停

作者赘言与鸣谢

闯荡到网文领域来,得感谢西篱先生和昌贵兄的鼓励和推介,在此落脚、码字、见人,分外感谢铁血读书网,感谢编辑闻止老师、沧海老师及其相关人士的鼎力襄助。

还要特别感谢的,就是默默支持我的中外读者朋友,没有各位的热情支持,这小说就失去了意义。

这是个人系统涉及历史战争的第二部作品,没有大师们的指引、前辈们的开拓,是走不出来、收不了尾的。

特此鸣谢为此不懈奋力的学人们,要不个人就是十足的盗贼了。

卷一《花边火焰》鸣谢榜单——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修订版

2、蓝诗玲《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