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章 巧遇

虽说是好姐妹,但听丝丝对自己给出极高的评价,万晓晓心中还是很温暖。她知道,丝丝也是一个高傲的人,真就如她自己说的,没佩服过什么人。

万晓晓打趣道:“姐,难得哦。只不过,我认为你不是夸我不忘初心,是在鞭策我,让我不要自满,嗯,我谨记教诲。”

丝丝放下茶杯,伸伸懒腰,叹息道:“哎呦,谁敢给你教诲哦。再说了,你比蛮牛还倔,像屋前遇龙河水,永不回头。”

落霞晚照,薄暮长河,略带凉意的晚风穿堂而过。

四人晚餐,只简单的几个菜,一大盆鲜冬笋烧山羊肉,外加两个素菜,一碟豆腐乳,一碟辣椒酱,一盘泡菜。

先前没有方垆心时,三人聊得甚欢。晚饭的时候,方垆心几乎不说话,使得桌上三人也像变得拘谨了。

农儒敏没问方垆心的身份,丝丝只介绍说是万晓晓朋友,叫益之,再没多说一点信息。农儒敏十分谨慎,又带着玩笑的语气,说自己定会保密,明白作为明星的万晓晓需要这样的隐私。

方垆心吃饭速度快,好似无心久坐下去,不到十分钟,他就放下筷子,示意自己饱了。正当方垆心起身要离开时,农儒敏起身叫住他:“哥,时间还早,喝会儿茶吧。”

方垆心进退两难,他已经不习惯与人交谈,更不习惯陌生人相处。

农儒敏叫住方垆心,是出于礼貌,担心自己照顾不周,必定是好朋友的朋友,更是明星的男朋友。

方垆心难为情地看着万晓晓,而万晓晓也有心要让方垆心尽快融入新的生活中,起身挽着方垆心的手:“益之,我们泡茶等他们吧,我吃得少。”又对农儒敏和丝丝说:“你们继续吃,我来泡茶,不要见外才自在。”

农儒敏当然觉得自己怠慢了极其尊贵的客人,可又没有补救措施,面色惭愧,尴尬地说道:“晓晓,哥,那,那就……”

丝丝看出农儒敏的尴尬和心思,笑说道:“儒敏,就像晓晓说的,不见外才自在,随他们吧,你陪我再吃会儿。”

方垆心和万晓晓离桌,丝丝和农儒敏便聊起共同爱好(旅途),聊那些在旅途中遇见的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农儒敏突然叹息自己还年轻,不想毫无作为,也想学丝丝当一回作家,把旅途中看见的那些事情写出来,出版一本书。

丝丝劝农儒敏别写书,一来眼下不是一等名人,出的书根本没人看。再者,如今网络时代,旅途中的那些事情,网上铺天盖地,再稀奇的事情,都算不得稀奇。况且,在眼下的时代,旅途本就不是个稀奇事,已经不是徐霞客的时代。

农儒敏颇为不赞成丝丝的理论,他说他是写旅途,但又不是要写旅途。从旅途中了解的一个流浪汉入手,不以旅人的视角,以旅途中这个流浪汉的视角,如何看待旅行和这个世界。

农儒敏这样说,丝丝和一旁泡茶的万晓晓马上警觉,担心农儒敏认出了方垆心,必定方垆心在这一带出现过。

方垆心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他不担心被农儒敏认出来。以前的他,衰草似的长发几乎遮住了面容,一脸胡子拉碴,与现在的自己判若两人。就算是认出来了,方垆心也觉得无所谓,因为这就是自己。

万晓晓和丝丝见方垆心毫不动容,也就反应过来,知道现在的方垆心和流浪时的他,模样差别很大。

紧接着,农儒敏的话,让方垆心和万晓晓、丝丝三人意想不到。

丝丝分析说,如果农儒敏真以他说的那视角写这本书,一定会饱含哲学意味,这样的书,更没销量,不如别浪费这时间。

农儒敏兴致上来,仿佛对他要写的书,不是随口谈起,而是早已精心打算好了。他说自己在四年前的冬天,也是眼下这个季节,回家乡来过年,在遇龙河边,认识一个流浪汉,是个老头儿,据说他叫李万水。

听到李万水三个字,坐如针毡的方垆心猛然回头,看了一眼背对自己的农儒敏,随即又恢复先前的模样,只是他再不坐如针毡,渴望农儒敏快些,仔仔细细地说下去。

坐在农儒敏侧面的丝丝看见方垆心回头,看见万晓晓的目光,便不露痕迹地引导着说:“哦,这个叫李万水的流浪汉,很特别吗?”

农儒敏说,他最开始也本以为,李万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落魄潦倒的流浪汉。

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八,除夕就在眼前。他从远方归来才几天,那天晚饭时分,父亲又教训他不干正事,枉费家里送他上学。

和父亲争吵过后,农儒敏心情非常糟糕,便从家里出来,沿着遇龙河散步。走了很久,天几乎要全黑下来,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流浪汉,在遇龙河边的竹林下看手机。

农儒敏说是手机的光亮使得自己走过去,到那人面前时,才发现他是个带着一个大袋子的流浪汉,正用手机看书,这让农儒敏觉得很稀奇。

主动和流浪汉招呼,流浪汉很随和。他说听出农儒敏是当地口音,年关在即,天黑还不归家,独自一人来这四下无人的地方,打扰一个流浪汉,一定是和家人吵架了,定然心中有怨。

流浪汉一眼看出农儒敏的处境,这让农儒敏更觉稀奇,也就挨着坐下来,聊上了。

方垆心听到这里,想农儒敏说的李万水,莫非不是自己的万水哥,自己的万水哥不大可能会理会旁人。

因与父亲争吵,农儒敏心情不好,言语间带着不被理解的抱怨。流浪汉的话不多,任由农儒敏说那些抱怨的话,只偶尔安慰几句。

那天聊了一个多小时,农儒敏也并没把流浪汉铭记在心,就回家睡觉了。临走的时候,随口告诉流浪汉,过年了,要是流浪汉没地方去,自己愿意邀请他到家里过年。要是流浪汉不愿意去自己家,自己也可以拿些东西送给他,只要他还是在这河边的竹林下等就行。

年三十,鞭炮轰鸣,礼花满天,家家喜气洋洋。因父母总是数落自己,农儒敏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后悔回家来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