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1章 实事求是

难道我想错了,那谢三郎刚才摇头是干什么!?

难不成,谢直还想放王鉷一马不成!?

真要是这样的话,我又如何能够拿下王鉷!?

在杨国忠胡琢磨的时候,谢三郎也看出来了他的犹疑,突然,一声嗤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转头,看向王鉷,实在是懒得搭理杨国忠了。

王鉷一见谢直的目光再次转向自己,不由得大喜,在刚才杨国忠出言呵斥他的时候,王鉷简直心如死灰。

尤其杨国忠笑着转头,问谢直“是吧”的时候,王鉷的心差点提到嗓子眼上,他明白,这是杨国忠在“寻求”和谢三郎的“同盟”,一旦谢三郎同意,都不用说什么,只要冲着杨国忠微微一笑,两人之间就能形成“尽在不言中”的“同盟”。

他们如果结成“同盟”,要干什么?

那还用说吗?

自然是让王家兄弟万劫不复!

谁想到,峰回路转,谢三郎竟然冷冷一笑,根本不搭理杨国忠!

王鉷看着谢直把目光再一次转向自己,不由得大喜。

“谢中丞,大恩不言谢,只要我兄弟不死,日后做牛做马也要报偿您的大恩大德!”

谢直一摆手,王鉷还想说什么,却被他这么一个动作给打断了。

随即,谢直开口,让王鉷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先纠正王大夫一个律法上的常识错误……”

一句话出口,王鉷的脸直接憋成了猪肝色,满朝文武之中,很多人都没忍住,直接就乐出声来了……

堂堂御史大夫,本应该对大唐律法倒背如流,结果,还得让御史中丞,在金銮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纠正常识性的错误……

这反差,怎么就那么好笑呢?

谢直却不管这个,直接继续:

“自首,须在“仅有造意,还未施行”的时候,就主动上报有司,才能算作自首。

具体到王銲谋反一案,如果邢縡和他商量造反,却没有手提刀枪涌上长安街道,王銲就主动向朝廷说明情况,那算是自首。

至于已然刀枪上路,结果被金吾卫、淮南军合围之后才想起来投降,却不能算作自首……”

大唐律法之中的自首,跟后世的不一样。

后世自首,是实施犯罪之后,在公安机关暂时还没抓住你的时候,你主动去自首,可以酌情减轻处罚。

大唐自首可不一样。

有了想法,还没有实施犯罪的时候,你主动找朝廷交代问题,那才叫自首。

不但有了想法,还实施了犯罪,想自首,已经没机会了!

谢直明着是在给王鉷“普法”吗,实际上,是在告诉他,想援引“自首”条例、保你兄弟一条性命……没门!

不但如此……

谢直又看了杨国忠一眼,随即再次把目光转向了王鉷,继续说道:

“我等为大唐执掌律法,不论是办案,还是审案,根本依据,无非四个字,实事求是!

刚才王大夫问我,王銲是否有主动投降的情节,我点头,是实事求是。

至于刚才的摇头,也是另外一种实事求是……”

说到这里,谢直特意一顿,然后微眯双眼,死死盯着眼前的王氏兄弟,说道:

“我觉得王銲谋反,乃是早有预谋,而不是像王大夫所说,不过被邢縡教唆而临时起意……”

“胡说!”

谢直还没说完,王鉷就不干了。

“谢三郎,你血口喷人,哪里有什么早有预谋!

无非就是我兄弟王銲平日里跋扈惯了,听了有人敲响登闻鼓状告他谋反,一时之间义愤填膺,再加上逆贼邢縡在一旁煽风点火,这才一时糊涂做下了错事……”

谢直却根本不在意王鉷的辩驳,目光转向王銲,直接开口。

“既然如此,谢某有一个问题,要问问王銲王郎中。”

“什么?”

“你造反所用的刀枪盔甲,是从哪里来的?”

一句话,问得王銲哑口无言,吓得王鉷突然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