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宗也不知道是真对安禄山有信心,还是替他老爹吹牛-逼,反正这话说得太硬气了——
天子您别担心,不就覆灭契丹王账这点小事儿嘛?我爹安禄山现在就能办!
也就是他心怀天下,准备一举给大唐边疆打出来十年的和平,这才启奏调用陇右兵。
说白了,有没有陇右兵,对于是否能够覆灭契丹王账,根本就没有影响……
因为,我爹是安禄山,自己就能把这事儿给办了!
有了陇右兵,不过效果更好而已……
李老三一听,倒是挺高兴,今天大朝会,终归算是有了点好消息……
刚想说话,却被人打断。
“一派胡言!”
谁敢抢在天子开口之前呵斥安庆宗?
当然是谢三郎!
李老三也算是看出来了,今天的大朝会,他要想痛快点,费劲了……
自然,他就有点不高兴了,不由得开口:
“三郎有异议?
难道东平郡王提调五万唐军出塞,还不足以击溃契丹王账不成?”
说到这里,可能是李老三也确实被谢直气得不轻,终究没忍住,又加了一句不轻不重的言语。
“三郎,朕知道你和安禄山早有恩怨。
一来,冤家宜解不宜结……
二来,也别让恩遇蒙蔽了你的双眼啊!”
谢直仿佛都没有听出来这番话之中的揶揄,反而一笑。
“多谢陛下关怀!
不过,既然陛下提到了谢某和安禄山之间的恩怨,那么就不妨聊聊……
也省得说我谢三郎堂堂汜水侯,在金殿之上欺负安禄山家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说完之后,还特意瞟了一眼安庆宗,看得满朝文武苦笑不得。
只听得谢直继续开口说道:
“请问陛下,可曾还记得谢某人当初,是跟安禄山如何结怨的?”
这话问的……
李老三听了,一时半会愣是没话说!
不是不知道,而是槽点太多了,不知道从何说起!
你谢三郎和安禄山如何结怨的……你问谁呢!?
这他娘谁知道去!?
我就知道你谢三郎死腻歪人家安禄山,人家安禄山也没招你没惹你的,你谢三郎就跟疯了一样,玩了命地想弄死人家!
第一次,三堂会审。
你谢三郎对着三法司一顿怼,硬生生地利用自己在破案、办案方面“高人一等”,以一个“军事顾问”的身份,直接抢夺了三堂会审的主导权,你是一点都没客气,直接就给安禄山定了一个死罪!
第二次,金殿之上。
有人给安禄山求情,走通了内侍牛仙童的关系,你谢三郎听说之后是怎么干的?头顶的獬豸冠,当大铁棍子使,一头槌就砸在人家牛仙童的脸上了,随后“第二次炮轰金銮殿”,一次弹劾,杖八十牛仙童,再次弹劾,将史思明轰出洛阳,三次弹劾,气得天子拂袖而走,说到底,还是要对安禄山“维持原判”,死刑。
第三次,白马之滨。
安禄山机缘巧合之下被天子特赦,你谢三郎知道消息之后,从长安城八天跑了八百里,一闯洛阳城门,二闯刘家别业,三闯白马渡口,天子下令,宰相论功,家祖出面……都不好使,让你谢三郎硬生生地在黄河之中砍了安禄山两刀!
这得多大的仇啊!
现在还有脸问“你和安禄山是如何结怨的”!?
你别问我,我倒是想听听,你们俩到底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的仇人的!?
你还别说,经谢直这么一提醒,不但天子不知道,满朝文武之中愣是一个知道的都没有……
他们都知道谢三郎和安禄山之间是生死仇敌,一个个恨不得当场砍死对方,但是,具体到两人因何结怨,倒是谁都说不清楚了……
今天谢直自己提出来……
显然是想自问自答啊!
这个好!
正好听听!
一时之间,金殿之上,上到天子、下到群臣,都把目光投向了谢三郎,目光之中,满是好奇。
只见谢直满脸怅然,轻轻开口,吐出来四个字。
“因为……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