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80、长安新貌与船坞新计划

“嘿!刚刚冠军侯找你谈什么?”

匠人刚回到原地,工友就发起了询问。

那匠人愣了一下,“冠军侯,刚刚那位就是?”

“对啊!”

“我靠,我竟然和冠军侯攀谈了这么久!”

浓浓的自豪出现在了匠人的脸上,身边的工友亦是一脸羡慕。

这一期,唐河上自然不晓得,时下他正被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填满了内心。

想来,这就是所有的领导者都希望有一个能够举一反三的下属的主要原因吧。

别看把秦千古当做唐河上的下属不恰当,可在长安旧城改造这件事儿上,秦千古还真是按照唐河上的小册子在做。只是,出乎唐河上意料的,是秦千古做得如此之好。

告别了匠人,唐河上继续在城里溜达。

只是,原本没有目的,现在变得有了些目的。

他特意去看了那些商业化住房的建筑,又去询问了一下拆迁户的情况。

最后得到的反馈,都是百姓们在就地还房的基础上还得到了一大笔钱财。

这些消息,让唐河上再次明确了自己递小册子给秦千古是个正确决定的信念。

荆州,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正月十六的时候已经开始变暖,大河沿岸远远望去稀稀疏疏已经能看到了些许绿色。

若是远远眺望大河的对岸,嘿,你会看到成片的郁郁葱葱,当然,那不是绿草,而是常绿带针叶林。

五十六岁的荆州都督觉得这荆州的气候确实比长安更适合养老。

嗯,皮肤确实要比长安那个干燥之地水润了不少!

应国公摸了一下自己的老脸,一边幻想着要是再在这荆州待几年,或许还能回去和夫人一起生个小四?

儿砸丫头都阔以!俺老武不挑!

说起儿砸

老武同志最近可发现自家那俩儿子倒是真的成器了不少。

前几天旦日,随着海军卫在荆州训练的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二人来了一趟刺史府。

武士彟看着儿子的第一感觉是黑了,第二感觉是瘦了,第三感觉才是更精神了。

原以为俩儿子要像第一次来荆州刺史府一样诉苦。

可这贞观六年的旦日,俩儿子一点苦也不叫了,吃完晚饭转身就回了营地说是要站岗。这倒是让武士彟狠狠的震撼了一把。

震撼之余,老武同志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滴。

要不是自己死活拉着唐老四照顾一下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儿子能有今天?

当然,看着儿子浪子回头的状态,武士彟越发觉得自己这么些天忙里忙外帮着唐老四看着船坞这份辛苦也算值当了。

放下铜镜,给自己披上一件貂裘的应国公迈着老胳膊老腿走出了刺史府。

政务什么的,作为当权者只要划下一个道道自然有长吏啊、别家啊、司马啊这些去执行嘛。凡事都要恭亲,本刺史一个封疆大吏要这些副手做什么?

走出刺史府,武士彟翻身上马,缓缓朝着城外走去,最终在江滩边的船坞停住了脚步。

今日是节后复工的时候,船坞上上下下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以至于武士彟进入了船坞,都没人来打个招呼。

也亏得应国公老爷子早已习惯这船坞上上下下的工作态度,不然,换个人来只怕还要摆一摆刺史的架子,让人迎接一番。

没人招呼,武士彟自然也没去招呼匠人。

他直接走到了一条已经粗具轮廓的战船面前。

那是船坞建造的第一条大船,通体龙骨都是上好的巴蜀木料,全船长达二十一丈,宽两丈,妥妥的一个巨无霸。整个船体,都由大小各异的木板拼接而成。

每一块木板都经过了严苛的制作、验收和安装工艺。

在唐河上走之后,整个船坞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都是应国公一手监督,所以他对眼前这艘大船可谓无比熟悉。

大船的顶部,和五牙大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没有高高的楼层,而是一块巨大的甲板。

渺小的武士彟情不自禁将手放在了巨大的船体上,闭上眼睛开始幻想着这条船建设完毕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