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水线

西岛瑠美得到过吩咐,到了千原凛人身边要多看多听,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毕竟她的副台长叔叔不方便和千原凛人直接打交道——台长一系的猛将嘛,他这个其他派系的头子私下接触起来,容易产生不和谐因素,目前是没必要的。

对这个任务,西岛瑠美最初没怎么放在心上,感觉千原凛人选择的余地不多,也就是做做品质监督,对每部剧都进行大方向上的指导,或是挑挑错,对某些地方进行修改,或是对最终成品质量有着某种要求。

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自然还是要由各剧组自行完成,但万万没想到,千原凛人最后的选择竟然是准备一力承担五部新剧的创作工作,让所有人给他打下手。

或者该说,是让五个剧组在他创作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创作。

这真是有些儿戏了,一次创作五部作品,这得是什么样的脑残才能办出来的事?

通常来说,一个好故事的构思就够编剧薅掉几千根头发了,而同时创作五个故事,这是打算秃头还是打算精神分裂?

时间够吗?

她几次想对这种制作模式提出异议,但都强忍下来了,毕竟千原凛人的成败不关她的事,甚至对她来说,千原凛人失败了更好——她觉得关东联合选择的道路不对,要解决关东联合目前的困境,向美国电视剧制作模式学习才是唯一良法。

要是千原凛人失败了,她倒可以尝试一下建议引进美国那边制作公司的模式,说不定那对她更有利。

于是她闭口不言,就坐在一边冷眼旁观,但旁观了几天,愕然发现剧本创作非常顺利,顺利到难以想像的程度,简直就像是千原凛人脑子里已经有了完整的构想、人设及剧情,他现在只是在落实到纸面上——他依次写好题纲,定好基调,备注好要求,然后让分集编剧们补充细节,填充动作、台词,转化为具体的场景剧本,然后再对分集场景剧本批批改改,或者干脆打回去重制。

至于时间,所有人都进入了997工作模式,而他更是好像化身成了007,她上班就能见到千原凛人,下班时千原凛人还在——这家伙住在办公室里,估计唯一的私生活就是吃饭和睡觉。

西岛瑠美终于明白为什么众人对千原凛人的“胡作非为”没有提意见,这家伙是个天才,而且是个敢拼命的天才,对这样一个人,无论他打算干什么,你都很难对他说“这样不行”这种话。

…………

千原凛人压根儿没关心西岛瑠美在想什么,反正这家伙只是个“监军”,而只要不闹事的监军就是最好的监军,能不能帮上忙无关紧要,也没那个心思关心,他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为五部新剧打着基础。

《无家可归的小孩》,这是为倒霉徒弟量身选择的一部剧,他准备放在周五晚上,目前除了周五晚间时段全面屈于劣势,能说一声被全方位吊打,那想打个翻身仗,必须做好长期竞争的准备。

现在投入的所有精力和准备,只是在为拿到季冠增加砝码,目前最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

当然,对这些剧寄予希望不大也不是说就可以疏忽大意,随便应付应付就了事,观众这种生物喜好多变,缺乏耐心,剧集好不好看他们就算嘴上说不出来也会心知肚明,所以哪怕是炮灰部队仍然需要尽最大努力来拍好,很精心的拍好——多抓住一个观众也是好的,收视率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千原凛人沉下心,稳住神,带着多达三十余人的编剧团队精心创作剧本,把一众分集编剧和编剧助理使唤的团团转,自己当然更是忙得没白没黑,好在这些剧也不用他操心细节,比如《金装律师》中有涉及到“未来科技”,但分集编剧又不知道那些东西,自然会用当前时代观众能接受的种种方法圆起来,他只要做个认可或是吩咐那个倒霉蛋重新去想便可以了。

再不行,就让分集编剧自己开动脑筋编,反正他们本来就是编剧,编剧情就是他们的工作。

剧本创作很顺利,没用了半个月,各剧前几集开始纷纷进入校对纠错状态,千原凛人也开始召回导演团队,命令他们开始依据剧本进行分镜头台本创作,他还是起一个监督作用,满意就用,不满意就指出问题,要这帮家伙重新修改。

西岛瑠美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所有人都以千原凛人为中心运转着,简直把制作局体系流水线制作电视剧的功能发挥到了极限,终于明白了叔叔为什么要特意吩咐让她过来了。

这人不是一般人,确实值得重视!

他真有可能一举扭转关东联合的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