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2章 远远的牵挂

“你啊,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脾气。”

景月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向翠翠,她的人,绝对不可以被人随意欺负。

“小姐,其实翠翠也并不是没有脾气,只是觉得逞一时之勇也没有什么用,反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今日或许是侧妃心情不好,拿我寻开心罢了,咱们没有必要去惹丞相。”

“怎么就牵扯出丞相来,我不相信自己做没有违反法度的事情,还能被丞相怎么样。”

“小姐,你也太天真了,丞相若想与谁为难,即便明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的那些手段就够人受的了。”

翠翠摇了摇头,虽然不曾置身于漩涡之中,但京城的水有多深,就平日里从别人那儿听来的只言片语凑在一起,便也就是了。

“罢了,既然你看见齐笑颜待耶律妍还是没变,那我也能稍稍放心些,要不然她现在的处境实在是让人牵挂。”

“小姐,既然四王妃的孩子注定是保不住的,你也就别再纠结她究竟为何早出事,其实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了。”

翠翠轻声地劝说道,景月明白她说的有道理,可心里就是没办法真的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按捺着性子在府上做了几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小姐,景月渐渐发现整日除睡觉之外,好像再无什么可做的事情。白日里她想睡便睡,以至于到了晚上时常精神很好,为了不打扰翠翠她们休息,索性一个人跑到院子里数星星。

入夜之后,府中的人声就弱下来。景月听见一些凌乱而仓促的脚步声,立刻意识到可能是出事了。她自己打开院门走了出去,果然见到前院灯火通明。

“父亲?”

景月向前走去,刚好和一身朝服的林钟梁迎面相遇。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快回内院去。”

林钟梁的心情看起来颇有些烦躁,只是随意挥挥手示意景月离开便继续大步流星地走着。

“这个时候,府上也不会有什么外客,月影站在这里还是待在内院,其实没什么区别。”

“你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景月的话成功地引起了林钟梁的注意,他停住急匆匆的脚步,皱着眉头看向景月。

“现在还远未到该上朝的时候,父亲穿朝服出门,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吧?”

“与你无关,女子不懂这些,就不要胡乱问。”

“父亲怎知月影不懂,家国之事其实应该不论老弱妇孺,人人皆知才对。”

林钟梁似乎是对景月的执着不胜其烦了,他上下打量着她,最终叹了口气。

“罢了,反正你迟早会知道。就在昨天,我们和北狄开战了。”

“怎么会这样,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透出。”

景月猜到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但却万万没想到正式开战这样的事情居然在事先毫无预兆。

“别说你感到奇怪,我们这些天天上朝议事的人也觉得奇怪。虽然这段时间以来,两国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但也不至于就这样仓促的开战。”

“那今天上朝一定有大事要议,月影就不耽误父亲的时间了。”

景月匆匆向林钟梁行了一礼,拔腿就跑开,林钟梁看着她仓皇而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小姐,你不可以出去!”

翠翠坚定地站在景月面前,挡住了她的去路。

“翠翠,你别拦着我,我是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景月想要绕过翠翠,可是被她再次拦住。

“小姐你别唬我了,你现在出门能去哪儿,肯定是要去四王府的。”

“罢了,我也不瞒你,我的确要去四王府。现在整个醴朝上下,最尴尬最痛苦的,就莫过于耶律妍了。”

“小姐,你还知道四王妃现在的处境尴尬呀?那你还巴巴地贴上去!你也不想想,现在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她,谁和她走得近,谁就可能会惹麻烦。”

“翠翠,你说的我都懂,可是耶律妍是我的朋友,现在她出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坐视不理呢?”

“小姐,我之前顾及你的感受,一直没有说心里话,你把她当朋友,可她把你当什么呢?因为四王爷,在她眼中,你早就成了一个专会挖人墙角的第三者。多少次了,你满怀好心而去,最后却落得一个被她狼狈赶走的下场。”

“好了,翠翠,别说这么多。就一句话,你放不放我走?”

“不放!”

翠翠从来没有如此坚决,她用身体挡在门前,双手扶住门框,让景月插翅难逃。景月看向洁尔,却发现洁尔也悄悄挪动步子,走到翠翠身边和她并肩站着。

“你们现在真的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景月愤怒地跺着脚,可是也无法,她退了回去,索性将眼一闭倒在床榻上,和衣而卧。

虽然景月表现得很愤怒,可是不知怎的,她的心里居然莫名的生出一种庆幸。

景月又何尝不知道现在选择和耶律妍站在一起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麻烦呢?

她所做的这些事,只是为了无愧于心,可理智却在无声地劝阻着。心中天人交战也没个结论,罢了,就让翠翠她们帮自己做这个决定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月影,你说官家会不会再派你父亲上战场?”

老夫人推开景月剥好放在她面前的核桃仁,满眼的焦虑。

自从得知醴朝和北狄开战,老夫人便很是忧虑,刘妈妈怕她忧思过度,特意来请景月过去相陪。

“祖母,您其实不必太过担心,父亲虽然与北狄兵打过很多年的交道,但是毕竟年纪不轻。官家差遣,也一定会考虑到这一点的。”

“人不服老不行啊,虽然他是我的儿子,但这几年也明显能看到他衰老了。”

景月看向老夫人,心中有些感动。常言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看来所言非虚。

“在祖母的心里,恐怕无论父亲多大年纪,总是把他当做孩子的。”

“你说的我明白,但是现在你父亲的身体真的是吃不消了。早些年在战场上无论受了多重的伤,他好像稍稍休整便能复原。但现在光是身上那些旧伤遗留的病痛,就够他受的了,哪里还能再上战场浴血奋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