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谁骗了谁的婚

恋爱时的迅生对杨楠百依百顺,要啥买啥,随叫随到,还说以后不管怎么样都会照顾杨楠一辈子,这更让杨楠母女彻底放下心来。

“他家‘家务条件’这么好,看上你家女儿什么了?”我忍不住问杨楠的母亲。

“还能看上她啥,长得好看呗!”杨母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就不担心他家知道了杨楠的身体情况之后变卦?”

“唉,说不担心是假的,我们也是一直在想办法嘛……”

一方面,杨母带着杨楠不停地穿梭于各大医院,看是否能够通过治疗或调养让女儿恢复生育能力;另一方面也告诫女儿,“脑袋聪明一点儿”,结婚之前千万别让迅生知道了自己的秘密。

“当时想着女儿一边治疗,一边调养,结婚之后缓几年要孩子,估计身体也就养得差不多了。一旦生了孩子,以前的那些破事儿就都过去了。退一万步说,他家‘财大气粗’,之后万一离了婚,女儿也能有点儿‘保障’嘛……”杨母没有继续说下去。

“你知道女儿是这种情况,为啥还找那借口跟人家要五万块钱?”

“那个……”杨母想了半天,没有想出合理的解释回答我,只好叹了一口气,不再理会这个问题。

“现在事情已经曝光了,你看怎么办?”我继续问杨母。

“还能怎么办?想离婚就离呗,反正我们早就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了。”杨母讪讪地答道。

(4)

既然杨楠母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看时机差不多了,便提出了迅生父子退彩礼的要求,试着征求一下杨楠母女的意见。

“退钱?门儿都没有!他们家说我们‘骗婚’,他们家就那么清白吗?我们家这要是骗婚,他们家那就是‘诈骗’!”没想到一提钱,杨母的怒气全被激起来了。

我有些诧异,不知杨母口中迅生父子的“诈骗”从何而来。

“他们爷儿俩穿的‘人模狗样’,整得像多有钱似的,结果一结婚就露了馅儿。”

杨母说,结婚后她们母女才慢慢发现,迅生的父亲并不是什么“武汉的老板”,只是武汉一家公司老板的司机,开回家的奔驰也是老板的。

至于迅生,既不是“富二代”,也并非他自己口中所说的“烟草公司正式职工”,他确实在烟草公司工作,但只是一名高中都没毕业的临时工。

“可是迅生身上的穿戴和开的车都在那儿摆着啊?”

“假的!全是贷款!各种贷款加起来一共一百多万哪!”

迅家用来结婚的160平方米的“婚房”其实是租来的,迅生身上的范思哲、lv、gui和屁股下面的路虎极光都是贷款买来的。迅生一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康家庭,却把自己演绎成了“豪门”。

“结婚之前你们都没有深入了解一下吗?”

杨母叹了口气,女儿和迅生从认识到结婚一共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自己当时被迅生一家的外表和说辞迷惑了,另外也是急着把女儿嫁出去,担心夜长梦多,所以没怎么深入了解就答应了婚事。

“不瞒你说,杨楠自己是这种情况,我也是担心时间拖得久了再出变故,所以……”

结婚之后,迅生无法再隐瞒自己的家世,在妻子和丈母娘面前露了馅儿。

得知真相的杨母几乎被气炸了,原想帮女儿“嫁入豪门”,求个衣食无忧,没想到却被迅生一家给忽悠了。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气,一直想劝女儿和迅生离婚,但又迟迟下不了决心。

恰在此时,迅生却发现了杨楠的秘密,跑到杨家大闹了一场,并提出了离婚。对于离婚,杨家并无二话,但听迅生说要讨回当初结婚送给杨家的彩礼钱时,双方立刻发生了争执。

“房子是租的,车子是贷的,家里的一应东西都拉着银行的‘饥荒’,女儿白跟了他一年啥也没得到不说,即便离了婚,弄不好还要帮着他们家还贷款!你说我凭什么再把那些钱退回去!”说到这里,杨母气得拍起了桌子。

和女婿话不投机,杨母叫来几个亲戚把迅生赶出了家门。站在楼下,迅生越想越窝火,也喊来了本家亲戚。两方亲戚见面以后没说几句便动上了手,纠缠中两边亲戚都受了伤。

“定亲的时候,迅生他爸把条件说得那么好,结果闹了半天全是假的,害得我女儿白白成了‘二婚’不说,还落下一‘傻帽儿’的名声!”杨母越说越气。

“你也别说人家,当初你们不也想着忽悠人家来着……”我忍不住呛了杨母一句。

“谁家的女儿谁家疼,无论孩子做过什么,总归是我的孩子,我就是想帮孩子嫁个好人家,这有错吗?”杨母不满地反驳道。

(5)

回到迅生这边,父子二人还在办公室里生闷气。

两人并没有否认杨母的说法,迅生的父亲还说,自己低头弯腰做人一辈子,就想趁儿子娶媳妇的当口驳个“面子”,谁承想上了人家的当。老迅脸上表情复杂,有懊恼、有疑惑,还有愤怒。

作为三十年前第一批辞去公职“下海”的人,老迅在武汉打拼了大半辈子,但事业却并不顺利。跑过销售、开过工厂、倒卖过二手车,虽然赚到过一些钱,但远称不上发财。

后来,生意破产赔光了本钱,老迅只得在武汉找了一家公司当起了专职司机,一干就是八年。爱面子的老迅从来不肯在老家人面前吐露实情,有时朋友问起他的生意来,也总是含糊其辞地说,“也没干啥,就是瞎忙”。

老迅说的也算是实话,但越是这样,旁人越觉得他有钱,这么说不过是谦虚。加上老迅每次回家都是开着老板的奔驰,人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老迅在武汉发财了。

老迅也乐得给大家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三十年前辞职下海时,身边的朋友同事就质疑过他的选择。如今,当年的同事大多在单位有所成就,老迅更不愿让自己显得混得不好。在省城奋斗了半辈子,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至少在外面闯荡过一番,不能被那些依旧留在老家的亲戚朋友看扁了啊。

独生子迅生是老迅的心肝宝贝,也是老迅经济实力在老家人面前的“直接体现”,因此,无论自身经济情况如何,老迅总是尽可能满足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努力把迅生“包装”成一个别人眼中的“富二代”。

迅生相亲前,老迅就做足了打算,准备按照当年老板娶儿媳妇的套路也在老家“火一把”,有个别了解老迅底细的朋友劝他“还是实在点儿好”“玩大了当心收不了场”。老迅却坚定地认为自己走南闯北见过大场面,可以“摆得平”这事儿。尤其当听说杨楠是单亲家庭时,老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孤儿寡母,家里没个出主意的,真就出了啥事儿,还能闹上天不成?”

“你这不是坑人家闺女吗?哪有你这样娶儿媳妇的?”我又忍不住呛了迅生父亲一句。

“女人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定下了,还能为了这个跑了不成?”老迅喃喃地说。

我摇摇头,不知该说什么。

(6)

最终,迅生和杨楠两口子在派出所便达成了离婚协议。我和同事本还打算试着说和一下双方,但两人一致回绝了我们的调解,出了派出所便直奔民政局。

对于那十五万七的彩礼钱,杨家答应退给迅家十万块钱,条件是此后迅家的贷款、外债和杨家再无半点儿干系。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两家亲戚也都瞒不住了。

得知真相之后,亲戚们都觉得脸上挂不住,怕事情弄得满城皆知,纷纷表示就这样算了,打架的责任也不再追究了,两边的人都默不作声地离开了派出所。临走时,老迅和杨母先后向我抱怨,这个世道骗子太多,孩子以后再结婚,一定要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口径倒是出奇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