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0章

限于篇幅,句子的出处不详述了。只挑其中最出名的一首来说(以后均

依此例)。“梧桐树,三更雨”出温庭筠(飞卿)的《更漏子》一词。词

云:“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到明。”

说来有趣,胡适之作的第一首白话诗,就是因“蝴蝶儿”而触发灵感

的。他说:“有一天我坐在窗口吃我自做的午餐,窗下就是一大片长林乱

草。远离着赫贞江,我忽然看见一对黄蝴蝶从树梢飞上来。一会儿,一只

蝴蝶飞下去了;还有一只蝴蝶独自飞了一会儿,也慢慢地飞下去,去寻它

的同伴去了。我心里颇有点感触,感触到一种寂寞的难受,所以我写了一

首白话小诗,题目就叫做《朋友》,后来改作《蝴蝶》。”见胡适的《四

十自述》)其时是在一九一六年,他在美国的绮色佳。这首小诗如下:“两

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

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他挑这副以“蝴蝶儿”作起句的集词

联,可能是与他作的第一首白话诗有关吧。

语已多

情未了

胡适那首《蝴蝶》诗,虽有寓意,却嫌太过浅露,无情致可言,以现在

的新诗水平来看,实在幼稚得很。但他这首诗是写在七十多年前的,是第

一首白话诗,在当时却是大胆的“尝试”。他挑的那首“蝴蝶儿”集词句

联,在《饮冰室诗话》那四十九副集词句联中,也只能算中中之作;不过

因联以人传,才“出名”罢了。我觉得丁在君挑的那副就好得多,联云: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丁在君即近代地质学家丁文江,曾任国民党政府的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应笑我早生华发”句出苏东坡的《念奴娇》。本联集句以此词最出名,

但因人所熟知,不拟谈了。“语已多,情未了”出牛希济的《生查子》,

也是一首好词,可以谈谈。词云:“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

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

怜芳草。”这首词是写送情人远行的,最后两句,尤其为人赞赏,好处在

于艺术上的联想手法。绿罗裙和芳草同一颜色,情人送行,“语已多,情

未了”,临走还回头说道:“望你记得我,我今天穿的是绿罗裙。以后你

见到芳草,就请你记得我穿的绿罗裙,而怜惜芳草吧。”怜惜芳草,亦即

怜惜她了,这是转折的“代入法”。

落花飞絮

随意绕天涯

任公的弟弟仲策也挑了一副:

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

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曲岸持觞”句出辛弃疾的《念奴娇》,“朱门映柳”句出秦少游的《满

庭芳》,这两首词同样有名。我个人则比较喜欢辛弃疾那首。限于篇幅,

录上半阕:“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划地东风欺客梦,一枕

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前人评此词云:“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则弓刀游侠。‘楼空’二句,当

识其俊逸清新,兼之故实。”(《词辨》卷二)此联情景交融,堪称佳构。

但“送君”与“绿到”则稍嫌对仗欠工。不过依“不成文”习惯,集句联

的对仗是可以不必太过严格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