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家变感怀
清末名臣梁鼎芬的感怀联最为特别,是因“家变”而写的。先说本事,
他的夫人龚氏是个能诗能文的才女,后来和他的好友文廷式有了私情,弃
他而去。(据说梁是不能人道的天阉。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有一本写张大
千生平的《梅丘生死摩耶梦》,在谈到张大千的老师清道人李梅庵是个天
阉时,曾旁及梁鼎芬。不过清道人的天阉是有上海宝隆医院的德国医生作
出证明书,梁之天阉,则只是传说。)后来梁鼎芬在武昌为官,自题书斋
联云:
零落雨中花,春梦惊回栖凤宅;
绸缪天下事,壮心销尽食鱼斋。
据汪杅庵先生函告:“节庵(鼎芬字)为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庚寅进
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八月廿一日娶妇龚氏。旋返粤谒祖,八年八月再入
北京,居米市胡同。十二月移居栖凤楼(街)。九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十年甲申,参劾李鸿章,乙酉(一八八五)建议,降五级调用。龚氏曾随
返粤。不久,龚以水土不服返京。故梁在壬午(一八八二)至乙酉与龚同
住栖凤楼(街)。”联中称所居为“栖凤宅”,以此。至于“食鱼斋”则
是他在武昌官衙的书斋名,用食武昌鱼的故事。(武昌鱼是自古有名的。
毛泽东主席亦有“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据说后来文廷式
官运不济,生活潦倒,龚氏曾到武昌会见故夫,为文廷式求官。梁打开中堂,
仍以夫人之礼接见。龚氏在官衙住了几天,自觉无颜,得梁厚赠,就回去了。
而梁也为文谋得一掌管厘金的差事,但文廷式疏狂如故,终又丢官。梁又
另有一书怀联云:
读书学剑两无成,此心耿耿;
钟鼎山林俱不遂,双鬓萧萧。
第五〇七章
更休提如花美眷
为家变而作感怀联的,其实不是始于梁鼎芬,在梁鼎芬之前,还有一个
嘉(庆)道(光)年间的钱塘词人陈裴之。不过或者因为他的故事不及梁
之“复杂有趣”(梁之家变是构成三角关系的,介入的“第三者”文廷式
固然是名士,夫人龚氏也是有名的才女。陈裴之的家变则只是因为在家庭
的压力下,不能不与他的一个爱妾分开),论对联的本身,也不及梁之精
彩,故所以就不及梁联之脍炙人口了。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依我
看他的那副对联在“书怀”这一类对联中,还可算得是中上之作的,不妨
并录如下:
情殷报国,臣之壮也不如人,仗药炉经卷,了却三生,更休提如
花美眷;
志在养亲,富可求乎聊复尔,幸楚尾吴头,刚通一水,定能容若
叶浮薄。
他撰此联时,在汉阳任“候补通判”,是个没有实职的官儿。“志在养
亲”的“亲”是他的父亲陈文述。文述虽然只是举人出身,文名却其盛,
他平生学足袁枚,好结交大权贵,好收女弟子。他是《再生缘》作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