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宗棠看出在新疆的中、俄贸易方面的“隐患”来肯定他是“老成”,
是“人才”,而忽略了他最大的功劳是保卫国家领
土了。
最有趣的是左宗棠的厨师罗穆青一联:
食性我能谙,白菜满园供祭馔;
浓阴公所茇,绿杨夹道迓灵旗。
“茇”音拔,本义草根,此处指种植。左宗棠西征时,从泾州至玉门关,
修筑一条大道,两旁植柳,甘人称为“左公柳”。杨昌濬呈诗云:“大将西
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满腔怨愤的挽联
挽左宗棠诸联,还有两副是较为特别的,其特别处在于二联作者都和左
宗棠结有“梁子”(积怨)。其一为郭嵩焘(筠仙)联:
世需才,才亦需世;
公负我,我不负公!
郭和左是同乡,又是亲家(郭之女嫁左之侄),但二人晚年结怨甚深,
起因据郭本人给丁日昌的一封信所言,在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时,郭
任广东巡抚,那年湘阴文庙忽产灵芝,郭弟意城致书其兄,云此乃吾家祥
瑞也;左闻言大不高兴,因他亦是在那年得封为一等恪靖伯的。左说,若
有祥瑞,亦当是我的,何与郭家事?此说若属实,则左也太“小气”了。
不过,郭筠仙的广东巡抚职位,则确是因左宗棠要安插亲信蒋益澧,而被
左排挤去职的。章士钊曾在香港《大公报·艺林》周刊论及此事。观此联,
左虽已谢世,郭犹愤愤不平也。
另一是王麓坡(王湘绮之侄)联:
当年拓地过乌孙,从兹春入玉门,伤心无限新栽柳;
此日陈书经白下,正待胪传金殿,放眼争看旧养花。
王曾为左之幕僚,因好冶游,被左奏革秀才功名,但恰在左去世之前不
久,他又在乡试中解元。“正待胪传金殿”云云,那是说他还准备在会试、
殿试之时一显身手呢。此联可说是向死人示威,不过结果并没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