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留椰雨蕉风之一岛,延永历正朔二十余年,抱箕伯过墟之痛,宏
虬髯创业之功,海外奠基,剖符建节,殊迹超于常轨,精忠感召后
来,想像旌旗,有谁手转乾坤,扫荡九边弭世乱;
汉武唐宗,威行异域,然并当国家强盛之时,倾国力以从事,惟
公提孤臣孽子之偏师,复台湾故土三万方里,断裹粮运械之援,攻
坚壁待劳之寇,敌前登陆,张幕受降,遗烈震于千秋,伟迹远逾先
例,敬瞻庙貌,自是名垂宇宙,纵横百代仰人豪。
孙立人在抗战后期,曾率师出国作战,是著名的远征军将领之一,初任
师长,后任军长(他所任军长的那一军,即当时知名度最高的全美式装备
的新一军)。在反攻缅北的战役中,大破日军,打通了中印公路。国民党
政府搬至台湾后,一九五〇年任命他为“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
令”。他题郑成功祠一联,是在他任“陆总”期间的事。
孙联的特点,就在于他以军事家的眼光,从军事观点,论郑成功收复台
湾之难能可贵。
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在大陆的抗清军事受到挫折,因而想到要向外建
立一个抗清基地。于是由厦门、金门两岛发战舰数百艘、战士三万五千人
攻入台湾,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多年的中国领土(台湾是一
六二四年被荷兰侵占的)。他进军台湾是没有后援的,而敌人则是坚城深
池,以逸待劳。因此孙立人对他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以“偏师”克敌、
“敌前登陆”“张幕受降”,大表叹服。此联上联谈史实,下联论军事,
都有独到之处,对仗也甚工整。
台湾郑成功祠联,还有一副值得一提的是:
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
复父书辞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此联作者是清代“名臣”刘铭传(一八三六—一八九六,字省三,生于
道光十六年,卒于光绪二十二年)。他曾任福建、台湾巡抚,这一联是他
在巡抚任内题的。虽然比不上沈(葆祯)、唐(景崧)二联的出名,但却
有一段关于郑成功“大义灭亲”的故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清兵入关之初,本来是矢志效忠明室的,顺治
二年(一六四五),他曾拥立明宗室唐王朱聿键为帝,在福州建立南明隆
武政权,不料次年清兵入闽,他就变节投降了。他奉命写一封招降书给他
儿子,劝儿子跟他一同投降清廷。郑成功坚拒投降,并且复信给他的父亲,
晓以大义。这就是此联中所说的“复父书”的本事。
郑成功曾受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联中说的“赐国姓”即指此
事。
郑芝龙的下场很惨,在郑成功收复台湾那年,他被清廷处死,连累他在
北京的家人,全都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