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六章 地下皇宫

其他人也像是没有听懂的样子,袁晓兰又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在真正的故宫之中,曾经出现过在雷雨天气,出现一堆太监宫女的画面,但那都是建国之后的事了。

还有一个就是,在某个古战场旁边的村子,村民们经常在雷雨天看到古代兵士厮杀的画面,连地面都被血给染红了。

两个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点,雷雨天气。

袁晓兰又用尽可能浅显的说法,给我们解释了早期磁带录音机和摄影机留下声音和画面的原理,说这两个故事,都是满足了两个条件。

一是有铁物质,二是雷电磁力。

故宫一开始的墙壁呈现红色,是因为涂抹的颜料中掺杂了少量的铁元素。古战场的红土,也是一样的原因。

所以两个故事中的奇异现象,都是因为数百甚至上千年前,墙体或者地泥土中的铁元素记录下了当时的画面。

在多年以后,同样的雷雨天,同样的画面被放映了出来。

说实话,袁晓兰废了半天口舌,我还是完全听懂。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田胖子担心的阴兵根本就不存在,我甚至开始反推,宫门口那个弯腰的人,会不会只是个吓唬人的障眼法而已。

这座城的建造者,似乎很喜欢玩这种吓唬人的把戏。

“如果是雷雨天的话,这片空旷的广场上,可能真的会出现古代兵将行走的画面,但现在我们只能听到声音而已。”

袁晓兰拍了拍手继续往前走,我看着桥面上被撬开的哪一块,果然那块红色的铁板在快速的颤动着。

既然只是吓唬人的机关,我们就没必要多做停留了,反正这脚步声又震不聋我们的耳朵。

我们就这样迎着脚步声往前走,一直到走下桥梁之后,脚步声也跟着消失了。

继续往前走了一段之后,再次出现了真正的故宫中没有的东西,在平坦的广场上,有两道与地面平齐的沟壑。

这两道沟有差不多半米多深,但因为并没有凸出地面,所以我们一开始也没注意到。

“这可能是用来排水的设施吧?毕竟这里是在山体内部,想要真的一比一复刻皇宫下的排污系统,也有很大的难度。”

袁晓兰继续猜测,但沉闷了半天的灰皮子开始反驳她。

“我们这是在山体内部,没有雷雨天气,也不可能会有多余的积水。”

袁晓兰先是承认了这里不会有下雨的情况出现,但不排除山上有流水灌进来。

我听着他们俩的争执,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小声说了一句:“我怎么觉着,这两条沟像是养鱼的?”

他们两个也停止了争执,我们继续沿着沟壑往前走,这两条沟一直向正中间的大殿延伸,但却没有那么长的距离,只有差不多百米的长度。

这下子我的猜想发反倒像是最为合理的,毕竟两头堵死的沟,怎么课鞥用来排水?

我们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一路走到了正中间的大殿之前。

按照真实皇宫的构造来分析,这里应该是太和殿,也就是皇帝上朝会见文武百官的地方。

近距离看了之后,我还是觉得这金銮殿很让人震撼,但一想到可能又是个外强中干的泥塑构造,又有些失望。

在通往太和殿的路上,两侧开始出现了泥塑的兵佣,殿门大开着,大老远就能看到里面跪地膜拜的官员雕塑。

古城的建造者,不止是复刻了建筑,还想要营造出来一种真实的场景,否则也不会弄那么多泥塑的人像。

我们从两列兵佣中间通过,也真有了几分要去朝见的感觉。

灰皮子走在最前面,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机关陷阱。

但我们一直走到了太和殿门口,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变故,这座城的建造者,好像真的只用了一些吓唬人的手段,而没有真的想要害人性命的想法。

走到门口,我就发现里面泥塑的文武百官,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也就三四十人而已,这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清宫剧画面不一样,又显得小家子气了一些。

一进殿门,我们就看到了高坐在龙椅上的人,一身华丽的龙袍,端端正正的坐在龙椅上。

田胖子立马就咋呼起来:“这人绝不是真正的清朝皇帝,但却有一颗想当皇帝的心啊!”

这次田胖子的理解最为贴切,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复刻出一个北-京城和皇宫出来,或许这里的主人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力,但却无法夺权登机的野心家。

生前无法篡权夺位,死后就藏在这无人得见的大山之内,过了一把黄帝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