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八章 位置错误的墓室

我赶紧插嘴道:“你是说,里头的东西能自己出来?”

老灰也陷入迷茫之中:“我说的是木棺,那类棺椁封不住尸王,只能用于镇封寻常的尸变。可这口棺椁是我平生仅见,而且制作难度应该个人更大,想用石料雕琢出精密的榫卯结构,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理清楚了老灰说的逻辑,寻常木料封不住尸王,而我们眼前的是石棺,所以里头大概率就是尸王级别的东西了,甚至更厉害。

“如果是用来镇尸,为什么连个符篆都没有呢?”

査小天说出了自己的疑惑,田胖子又自然而然的怼他:“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你们茅山开山立派才多少年?这口棺材都有两千多年来,这人死的时候,你们那些符篆还没发明出来呢。”

“你看出棺椁年代了?”

袁晓兰开口询问,田胖子又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副一切了然于胸的架势:“那是自然!我刚才看那副图的时候,就认出来了,那是两千多年的东西,而且绝非汉族人的制皮手法,再加上此地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话,这是个匈奴人的墓!”

“匈奴?”

我对这个民族的印象,也就只知道它是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好像古时候还一直跟我们中原的王朝打仗。

还有就是,秦始皇修建长城,好像也是为了防止匈奴等胡人侵犯。

田胖子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传说柔然就是匈奴的后裔之一。”

他这么一说,雷阳也蹙眉道:“难怪我感觉这个墓室看着眼熟,不就就跟老狗岭的柔然王墓里的第二次一样吗?”

我们随即都回忆了起来,这里就是个缩小版的柔然王墓啊。

当然,这里的墓室,只是对照着柔然王墓中某一个很小的区域,而且很多地方的建设有出入。

不过,大体的构造可谓是一模一样。

袁晓兰系统的梳理起来:“当时我们在柔然王墓中,也到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圆形平台,不过没有棺椁,边缘是一百多根青铜灯烛,再往后是一条血河,河的另一侧是真假就皆有的石门!”

“我们是不是走反了?”

雷阳突然开口:“当时咱们是从那个平台越过血河,才到了真正的墓室,那个墓室有个很高的将台,是个很大的地方!”

我在心中快速的进行对比:平台只是大小不同,这里没有灯烛,水渠和血河也只是大小不一样,河后的石门,那里是有真有假,这里也只有我们走过的那个生路是真的。

“不对!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墓室的位置!”

我找到了这个不同点:“在柔然王墓,这个地方应该是个储存和制造血尸的地方,咱们下来时候经过的那个跟足球场一样大的地方,才是墓室!”

雷阳说的也没错,这个匈奴墓和柔然王墓,有些理念是相反的。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只是把墓室和平台的位置交换,还不算什么,但这里的墓主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那么大的墓室不住,偏偏要住一个这么小的地下室?”

我刚说完,棺椁中又传出声响,我除了惊骇之外,还有一种被打断了思路的恼火,冲着棺椁吼了一句:“你特么别敲了!”

其他人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过了几秒钟,袁望讷讷的道:“这回,我也听见声儿了。”

雷阳比我还生猛,干脆一跃而起,站在了棺椁上,还很平静的跟我们说:“我就是怕他推开棺材板跳出来,咱们就接着说咱们的。”

但我们的思路都被打断了,袁晓兰最先接续上话题:“两座古墓极其相似,肯定是有某种联系!”

田胖子又接话道:“我刚才不都说了嘛,柔然是匈奴后裔,儿子学老子的葬制建古墓,不是很正常吗?”

我觉得田胖子说的其实很有道理,按照年代来算的话,也能解释为什么相较于柔然王墓,这个匈奴墓显得简陋的多。

“匈奴是游牧民族对吧?他们的葬制肯定是学我们汉人的,但看额能一开始没学好,所以一切从简,甚至还把墓室安排错了位置。”

我说出自己的想法,雷阳眼前一亮:“我突然有个想法,这个墓主人是不是被人坑了?”

“坑了?”

我没明白雷阳的意思,他就继续说了下去:“你们想啊,匈奴人想学汉人墓制,肯定得有人教。而这个教他们的,肯定是汉人,而且还是一个精通风水玄术的汉人,所以上边儿才有那个以八卦为基础的傀阵,但他可能只是敷衍,其实并没有把墓室放在正确的位置!”

“如果墓室的位置变了,又会怎么样呢?”

我问出了这个关键性问题,雷阳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石棺,摊手道:“就这样啊。”

“如果是和柔然王墓一样,最后那个柔然王不是变成怪物了吗?或者说是为了死而复生,但最后还是出现了差错,不过柔然王努力的方向是对的,因为他很接近棺山的那只白毛大猩猩了,而咱们眼前这位,很显然走错了路,现在不定成什么鬼样子了呢。”

我心想你干嘛要说‘我们眼前’,直接说你脚下踩着的这位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