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生活比我想象的和谐,方木并不如他外表所表现的那样稚嫩,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他都很有分寸。
我因为失去我们第一个孩子所带来的抑郁心情,在方木的嘘寒问暖下,逐渐地到忘却,总得来说,生活还是让人感觉美满的。
药店的生意有余姐帮我打理,我每天会去两家店整理一整天的营业额,钱这个东西,当然是自己掌握好,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要请一个人专门管钱,想了章,还是自己来。
现在相对来讲要轻松一点,茉莉周一到周五住校,只有平儿跟嘟嘟会每天回来,白天我会在他们去学校后就回诊所呆着,熟悉药品的摆放,客人的情况,即便是请的人再放心,你自己不熟悉业务,是很容易被整的,对于进货这些,我坚决一手抓。
方木是个上班族,对于做生意,他完全没兴趣,他有他的爱好,除了工作,他还会写作,这也是一笔收入,跟孩子们的相处也算融洽,他不会故意去吸引两个孩子的注意力,但小家伙就是与他亲近,尤其是茉莉,每周回来,第一个问的,就是茉莉。
我倒是不担心另外两个男孩,男生天生比女生要粗线条,可茉莉心思细腻,我还是怕她跟方木相处不好的。
欣慰的是,我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我跟方木登记已有一年多,我朝四十岁又迈进了一步,我三十九岁了。
在三十九岁这年的春天,我们家迎来两件喜事,一是茉莉升上初三,还没开始中考,她就因为理科成绩优异,被市里最好的一所高中录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为此,我抱着她哭了好久,感觉她太省事了,我根本就没有怎么管她,她仍然长地这么好,我想,她内心也曾对我有所埋怨吧?
第二件喜事,就是我又怀孕了,怀上了我跟方木的第二个孩子,这期间,我们为此努力了很多次,肚子一直没有反应,没想到今年春天会有如此喜讯降临。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倒是不担心抚养费的问题,药房的盈利足够撑起这个家的一切开销,怪不得所有人都拼学习,当初如果没有选择学医,我想我可能不会有现在过得舒适,这一切都多亏了江女士,的确,在抚养子女方面,她教给我很多。
方木一直想有个自己的孩子,这我是知道的,也不过份,另外三个孩子,有两个是领养,一个是亲生,即便他想跟他们培养感情,也已经晚了,孩子们都大了,都知道他并非亲生父亲,只是仍然能够和谐共处。
况且,随着孩子们长大,家里会逐渐变得冷清,一上初中,两位少爷就要住校了,嘟嘟还有几年,可平儿已经五年级了,再过一年,他也即将离开我们独自生活。
三个孩子里,茉莉最沉稳,平儿安静,嘟嘟迷糊,但三个孩子感情非常好,一到周末,茉莉就会发挥大姐的威力,带着两个小的一起搞卫生,虽然搞得乱七八糟,但我也乐得轻松,在一边当指挥家。
肚子四个月大的时候,我孕吐比较严重,整日在家呆着,家里也没请保姆什么的,连药店都去得少,严格意义上来讲,我这是时隔十几年后再次感受怀孕的痛苦,年少时的那种感受早忘记了,再加上我是高龄产妇,方木总是格外的紧张,就连嘟嘟有时候让我抱他,只要方木看见了,都会把嘟嘟抱在自己的腿上坐着。
嘟嘟叫方木叫方叔叔,但感情并不生分,方木一下班他就黏着方木,只有平儿,他对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客气礼貌的,我总是会在嘟嘟跟茉莉不在的时候,将他搂在怀里抱抱他。
我也曾问过他,要不要偶尔跟他亲生母亲见面,他说不想,他的生母已经在两年前结婚,并生下一个女儿,平儿跟我去看望过,但那之后,平儿表示再也不想去,我曾问他为何,他的回答让我意外:“妈妈已经有她另外的孩子了,如果她爱我,在很多年前就不会离开我,我不认为,她现在会爱我胜过爱她现在的孩子,比起她,我觉得我在你这里得到的关爱更多。”
他明亮的小眼睛看住我,已经初具花美男特征得脸蛋显得格外清秀,却有着不属于他那个年纪的成熟,我一阵心疼,将他拥入怀中。
周六的上午,方木带着两位少爷去外面做完运动回来,我挺在四个月大的肚子在沙发上靠着看电视,嘟嘟一进来就朝我冲过来:“妈妈,我今天把哥哥打败了,他的网球打得超级失败,我太高兴了。”
嘟嘟在我旁边坐下,凑过来亲我的脸,我在他脸上亲了亲,怜爱地道:“真厉害,下次妈妈生下小宝宝后,跟你一起打。”
“唉,小鬼,别乱说,我那是故意让你的,每次打不赢你都哭,我是不想你烦妈妈,才让你高兴一下的。”
现在是初夏,平儿穿着运动装,从冰箱拿了冰水,不满地反驳,在我跟前的地毯上坐下,我忙拿纸巾擦拭他额头上的汗水。
“哼,就是我赢了,哥哥耍赖!”嘟嘟又开始耍小脾气,我懒得插嘴,家里有三个孩子,我期望他们不吵架,最好还是别做这种美梦。
“嘟嘟有进步,下次继续努力,你得虚心点,哥哥的球打得很不错,听到没?”
方木把嘟嘟抱在自己的腿上坐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将冰水递给他喝,小家伙立马破涕为笑,这孩子就是这点好,什么情绪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才不教他,每次打不赢就捣乱,下棋也是,下不赢就把棋子都搞得乱七八糟的。”
平儿不屑地反驳,对于嘟嘟,他总是没有对茉莉那种言听计从,这一点,我非常好奇,多年后,我终于找到答案。
“妈,方叔叔,姐姐等下回来,我去接她。”
他突然道,我跟方木对视一眼,方木道:“我去接吧,我开车去。”
“不用,我去接,又不远,刚好我有话跟她说,我们约好一起走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