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九章:偷得浮生半日闲

但并不代表他不能告知唐思和这一切的阴暗。

唐思和沉默未言,只因他知晓,自家父亲的话语极有道理。

“思和,人生在世,要向前看。”

“若前路不清呢?”

“那便拨开云雾。”

拨开云雾?哪有那么容易?

这夜、罗薇归来,已是酩酊大醉,唐思和与父亲将人送上卧室。

门外,为人子女见此,唐思和内心的酸楚并非星星点点。

父母已过知命之年,本该是独享人生之时,如今、却依旧在应酬场上醉的不省人事。

唐思和低眸,伸手、缓缓带上房门。

步伐微颤,朝着自己卧室而去。

他并非无心,之是这心,被人占了大半去。

彻夜未眠,迎来暮色将晓,他起身,换上一身干净的衣物,去了楼下厨房,接手了佣人手中的早餐工作。

2007年隆冬清晨,唐家公子唐思和在与父母闹僵的第四个年头,五更时分起床,做了顿早餐,有挽救之意。

唐家餐桌上,视频自然也是看见了,唐自白坐在餐桌上,安安静静的看完邓英女儿的这通声明,微仰头看着伸手舀粥的唐思和,道:“她既已觅得良人,前程过往也改放下了。”

唐自白的话,让正在舀粥的人手微微一僵,他沉默了数秒,视线依旧落在白粥上,良久之后才淡淡道:“再等等。”

这三个字,看似平淡,实则,夹杂了太多的难言之隐。

一棵树扎进了土里,想在连根拔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断树尚且都有感觉,何况是断心?

唐思和伸手,将一碗清粥递给自家父亲,后者接过、没再言语。

罗薇下来,因着宿醉难耐,面色有些不佳,但见唐思和,到底是柔和了些许。

早年间,这二人因些许事情闹得不和,多年未曾如此和谐的坐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了,女强人也只是在外的形象身份,归家、到底还是有着母亲的柔心。

京城以北,有一处农场,那里大片温棚,种植瓜果蔬菜,居住于此的人们脱离了首都城内的繁忙与焦虑,守住一块地,成了个务农人。

这日,徐先生携徐太太也将自己投身于这些人当中。

2007年十一月底,在历经外界的狂风暴雨之后,徐先生偷了回闲,带着爱人,去感受这个世间的烟火气。

这日,是冬日里难得一见的好天气,京郊农场温棚里,种植了各种瓜果蔬菜,本是这个季节没有的在这里也常见。

路上,他手机响起,但无意接起。

反倒是关了机,似想得个清净。

身旁,徐太太笑意融融望向他,这人未曾言语,反倒是伸手摘了个番茄下来,就这一旁的水龙头洗了洗,递给身旁人。

她接过,及其自然的咬了口。

温棚小道里,徐先生在前,徐太太在后,不远不近,二人一前一后走着,这日的徐绍寒,褪去了一身正经西装,着一件黑色中长款羽绒服,身后帽子上是一片毛领,如此,衬托的他整个人有些许温暖之意。

安隅在身后,一手拿着西红柿,一手去摸他帽子上的毛领,软软的,很舒服。

徐先生知晓,倒也不说,顺了她的小孩子心性。

只是偶尔看见什么瞬间的东西便会伸手摘一颗。

这日,二人谁也未曾提及公事。

磨山、总统府、安和、徐氏集团,都不在她们的聊天范围之内。

临近午后光景,徐先生牵着人离开温棚,往一旁的民居而去,许是提前安排好,他找了家屋子,借用了厨房,欲要大显身手给她做顿午餐。

此时,你若问安隅何为生活,她大抵会指着徐绍寒告诉你,这便是生活。

厨房内,是徐先生忙碌的身影,屋外太阳下,徐太太在啃着徐先生递给她的饭前“水果”,一根黄瓜。

屋主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许是常年劳作,保养不当,稍有些显年纪。

她问安隅:“就你一个人?你先生呢?”

安隅指了指厨房,告知,在里面。

阿姨看了眼正儿八经坐在门口晒太阳啃着黄瓜的安隅,笑道:“你就让你老公一人进厨房啊?”

安隅啃黄瓜的动作一顿,嚼着嘴巴里的黄瓜稍有些呆呆的望着眼前人。

“往年进厨房可都是女人的事情,”阿姨在来了句。

家常闲聊,也没说什么话语,但安隅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大抵是她不大擅长同人闲聊,索性起身,钻进了身后厨房。

灶台上,徐先生正将油浇进锅里,见人进来,侧眸望了眼,问道:“怎进来了?”

“恩、”她应了声。

原以为进来就躲过阿姨那复杂的眼神了,不想,人跟着进来了。

且进来还揶揄着徐绍寒,大抵是太惯着老婆了。

徐绍寒这人,侃侃而谈的本事不是假的,同商界大亨、外国领导人也好,以及眼前的农家妇女也罢,他都能聊上两句,但会给人一种距离感。

阿姨说时,他倒是不插嘴,认真翻炒着锅里的饭菜,直至阿姨话语结束,他才道:“人家养个女儿几十年,送我家来给我做家务,不可行。”

仅是这一句话,让阿姨箴了言,望着徐绍寒张了张嘴,终究是半晌一句话都没有。

这话,如此有道理,她还能说何。

只是临走前,颇为羡慕的看了眼安隅,道:“有福了。”

有人说,女人这辈子,就该找个疼爱自己的男人,而安隅,无疑是找到了。

这点,大抵值得让所有人都羡慕。

阿姨走后,徐绍寒翻炒着锅里的菜,瞧了眼安隅道:“去外面。”

她哦了声,灰溜溜的又钻进了太阳底下。

京郊农庄里,徐家夫妻二人在享受着人间烟火,全然不知此时外界的风起云涌。

或许是知晓,不想管罢了。

周让也好,谢呈也罢早已开始焦头烂额,宋棠前去磨山寻安隅,落了个空。

便开始急的团团转。

徐绍寒做了顿简单的四菜一汤,二人就着暖阳,直接在院子里用了顿午餐。

太阳下,他褪去了外套挂在屋檐下,一身黑色毛衣在身,袖子推起,舀了碗西红柿鸡蛋汤递给安隅。

“吃完饭,休息会儿在回去。”

偷闲归偷闲,但到底还是不能撒手不管。

安隅也懂,点了点头。

“喜欢这里吗?”他在问。

“恩、”她喝着汤也不忘恩了这么一声。

惹得徐先生连连失笑,伸手扯出纸巾递给她,生怕这人干出什么不雅的举动来。

这日,二人临走,拎了满篮子的瓜果蔬菜,安隅呢?一手捏这个西红柿亦步亦趋的跟只小尾巴似的跟在徐先生身后。

午后暖阳下,如此、才叫生活。

偷完闲、等着他们的又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