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建安三神医

建安三神医

华佗、张仲景和董奉是东汉末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

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在青年时期在外游学,只用心于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高明,通晓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的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邓州市镇平县一带)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

董奉(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他医德高尚,对治愈的病人只要求他们在自己住宅的周围种植杏树,时日长久,他所住的地方有了成片的杏林。他还在杏熟时于树下做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然后以所得之谷赈济贫民。后世以“誉满杏林”称誉他,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

他们三个人中,董奉隐居庐山,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中理法严谨,因此,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布各地,他也因麻沸散和剖腹术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