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兰亭序》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于剡(shàn)县金庭。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作,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xi)序》《禊帖》。《兰亭序》记述了王羲之和当朝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的情景,抒发了他对生死的感叹。其文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王羲之也因此被称为“书圣”。《兰亭序》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其后世代代相传。其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于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中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