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贾谊及其政论

贾谊及其政论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18岁时就颇负盛名,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就被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但贾谊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其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而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来贾谊又被召回长安,做了梁怀王的太傅,后因内疚于梁怀王坠马而死之事,33岁就离开了人世。

贾谊一生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其中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辞赋以《吊屈原赋》《鸟赋》最为著名。

陆贾与叔孙通等人在西汉初年总结了秦亡的教训,提出了用儒家治国的设想,汉高祖刘邦虽然同意这一思想,但因为一直征战四海,所以没来得及实践。汉文帝时期,贾谊的政治思想得以实现,将儒家学说推到政治前台。

贾谊以清醒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现实眼光,冲破汉文帝时甚嚣尘上的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不顾当朝元老大臣的诽谤与排挤,承继陆贾和叔孙通等人“行仁义、法先圣、制礼仪、别尊卑”的儒家主张,勾画出了汉朝“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