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
南朝时期,皇帝见士族缺乏办事能力,便让寒人掌管机要,处理政务,一时间权力都集中到了通事舍人手中。这些通事舍人不仅替皇帝起草诏书,还掌管政令,成为天子身边最具实权的一批人。
南朝时,寒人担任的另一要职是典签。因为东晋方镇势强,威胁中央,南朝君主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再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时日长久,典签之职虽然卑微,却权力日重,州镇的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因此诸王刺史都非常害怕典签,故又有“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之语。
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正所谓“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寒人典签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宋、齐君主通过典签控制和监视地方军政,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虽不无作用,但也不能彻底消除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