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大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命人修建隋朝南北大运河,征用了百余万民夫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时,又征用十万民夫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征用河北民夫百万余人挖永济渠,通北京南,构成上半段。直到公元610年,疏通江南运河,直接抵达杭州。到此为止,耗时6年时间,征用民夫五百多万,大运河才全线贯通,以洛阳为中心,西接西安,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两千七百多千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在修建运河的过程中,过重的劳役让百姓不堪重负,使得民怨沸腾,这成为隋末民变的诱发原因之一。
但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却为后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第二,大运河的开通催生了很多新兴的城市,几十座繁荣的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旺。例如扬州、杭州、西安、北京、天津等多个大都市。
第三,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
第四,几大水系的贯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和与交流,乃至中外的国际交流。
第五,大运河的使用与唐代的开元之治息息相关,这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