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的太始祖比干
比干,姓子,名干(公元前1125年—公元前1063年),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也称王子比干。
比干是殷朝的政治家,是殷朝王室的重臣,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能干,20岁时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而后受托辅佐帝辛。比干从政40年,主张减轻赋税,鼓励农民发展农牧业,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帝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在这种情况下,比干叹息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比干在摘星楼进谏,三日不走。帝辛问比干:“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帝辛愤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于是,帝辛杀了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商纣王杀了比干之后,还要将其满门抄斩,比干的夫人陈氏当时身怀六甲,被同情比干的士兵偷偷地放了出来,在附近一处山林里生下了比干的儿子。当纣王的追兵赶到后,陈氏说自己姓林,躲过了这次劫难,林氏一姓由此起脉。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为比干修墓,正式赐比干的儿子为林姓,赐名为坚,封河清公,食采(享用封邑的租赋)于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一带)。所以林坚就是林姓的始祖,比干成了林姓的太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