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过韶关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而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今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知道伍奢会反对,于是就提前将伍奢叫到自己身边,诬谄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当然不肯承认,于是就被楚平王关进监狱里。楚平王在关押了伍奢之后,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那个时候,大儿子伍尚回到了郢都,在回来之后,他和父亲就被楚平王杀害了。而太子建事先得到了风声,于是就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当时也从楚国逃了出来,他赶到宋国,然后与太子建会合。不巧的是,当时的宋国刚好发生内乱,无奈之下的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然而郑国的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后来,太子建因为报仇心切,便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妄图夺取郑定公的权,然而在被郑定公发现后便遭杀害。此时的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当时楚平王非常想杀掉伍子胥,除掉后患,于是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他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了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便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白天他们根本就不敢出门,晚上便开始日夜兼程。最后,伍子胥和公子胜来到了吴、楚两国交界处的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当时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为此,伍子胥一连几夜都睡不着觉,头发竟然都白了。后来,伍子胥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便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长得很像伍子胥。于是,东皋公就让这个朋友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没有被守关的认出来,于是就顺利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