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求将的战神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人,他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业。在战国时期,吴起对鲁国、魏国和楚国的建设与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与孙武并称为“孙吴”。吴起在卫国不得重用,便拜师于曾参,后想要效力于鲁国。鲁王不信任吴起,认为吴起的妻子是鲁国的敌国齐国人,吴起为了取得鲁王的信任,便杀了妻子求得将军职务,这就是“杀妻求将”的故事。
吴起自古以来备受争议,然而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却是不容忽略的。吴起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编写了《吴子兵法》,这是我国军事史上唯一一部可以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包括《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系后人所托。吴起的战略思想就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提出国家在四种情况下不能出兵打仗。吴起在《料敌》中也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在《应变》篇中具体论述了在仓促间遭遇强敌、敌众我寡、敌据险坚守、敌断我后路、四面受敌及敌突然进犯等情况下的应急战法和胜敌的策略。
吴起的治军思想主要收录在《治兵》《论将》和《励士》这三篇中,他认为一次战役的胜利取决于军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而所谓的高质量也有其标准: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