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雪耻
越王勾践(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古称“句践”,春秋末年越国君主。越国是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勾践是大禹(大禹姓姒,名文命)的子孙,周王朝建立后封勾践的先人在会稽守宗庙,故建立越国。勾践即位不久,于公元前496年被吴国打败,做了吴国的俘虏,于是就有了“卧薪尝胆”的典故。
勾践被赦归国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后来他重用范蠡、文种等人辅佐自己,励精图治十几年,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率领精锐而出,仅留下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促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国议和。
后来,勾践又不断起兵征伐吴国。勾践二十四年,吴国国都被越军围攻三年后被攻破,夫差自杀而死,吴国灭亡。随后,勾践兴兵向北方进攻,郑国、宋国、鲁国和卫国等国都归附越国。勾践将国都迁至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会盟,周元王正式承认其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