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奇书问世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色彩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的《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在《史记》中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的作者,前人有的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和刘歆编校而成;现代学者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
《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所记录的事物多从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大陆九州。东海、西海、南海、北海这四海包围九州。此书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中外交通、民俗、地理、文化、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记录。全书共十八篇,约三万一千字,藏《山经》五篇、《大荒经》四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该书在内容上分为三组,其中《山经》五篇和《海外经》四篇为一组;《海内经》四篇作为一组;《大荒经》四篇和书末《海内经》一篇为一组,每组自具首尾、有纲有目、前后连贯。《山经》组按照南、西、北、东、中的方位记录顺序分篇,每篇分有若干个小节,节与节之间有关联词语承接,清晰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