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工业水平
随着夏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分工,各种手工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其中以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和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为代表。
在烧制陶器方面,当时开始广泛使用快轮制造技术,而且在烧造方法上,又多采用陶器出窑前的施水法,使陶器多呈灰色、灰黑色或黑色,且烧出来的陶器质地坚硬。此外,陶器外表也非常美观,表面多施用篮纹、方格纹与绳纹,还有精美而细致的划纹、指甲纹、羽毛纹、圆圈纹和镂刻等装饰。器形品种达三十多种,如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储器。特别是有些造型美观、胎质细腻、器表漆黑发亮的磨光黑陶器,只有具备丰富的烧陶经验和高超技术的人才能烧制出来,故制陶业大概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在制造石器方面,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当时制造的石器非常精致,几乎没有钻孔损毁或重钻的现象,表明当时的工匠磨制石器的技术相当成熟。后来经过考古发现,少数靠近山区的遗址中,有较多的石器成品出土,而在远离山区的地方,半成品和打下来的石片则不多见。这也说明当时商业模式雏形的出现,在这些地方出土的石器都是通过与制造石器的地方交换而来的。
在文献中,有夏朝冶铸青铜器的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后启命人在昆吾铸鼎。这些有关青铜器的记录,在后来出土的铸造铜器上得到了验证。如在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炼铜坩埚残块,又如在郑州牛砦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出土的一块炼铜坩埚残块,残块上黏附有铜碴与铜锈,经化验是属于铜锡合金的青铜遗存。除此之外,1980年在登封王城岗出土的一件青铜残片(残宽约65厘米、残高约57厘米、壁厚约02厘米),经化验是包含有锡、铅、铜合金的青铜,更能证明当时青铜器冶炼技术的发展。由此可以证明,夏朝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并进入了青铜时代。
此外,制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纺织和酿酒等,在夏朝都可能已经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