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破合纵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
从公元前328年开始,张仪运用纵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连盟,使其力量削弱。但总的来说,他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例如破坏齐楚联盟之事:公元前313年,强大起来的秦王一直都伺机攻打齐国,然而因为齐国当时与楚国签订了盟约,因此一直都不敢进攻。后来,秦王派遣张仪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楚王为其所动,最后上了张仪的当,失去了齐国这一盟友。楚王在得知被骗后大怒,起兵攻秦复仇,结果打了败仗。韩、魏两个国家见楚国现在处于弱势,便也开始趁机袭击楚国,最后楚国只好割让两座城池向秦国求和。
在整个秦惠文王时期,张仪不仅使秦国在外交上连连取得胜利,而且帮助秦国开拓了疆土,因此,可以说他为秦国的强大和以后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张仪不讲信用,在外交场上运用欺骗的伎俩,为人们所不齿,但仅从一个使者的角度来看,他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外交任务。而且作为纵横家的一代鼻祖,他为后世的外交家们在辞令和外交技巧等方面提供了一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