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帝王
秦王嬴政最终灭了关东六国,结束了多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嬴政也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因此不能再用“王”的称号,于是他选择了“皇帝”这两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来与自己的功绩匹配。就这样,中国第一个皇帝诞生了,他自称为“始皇帝”。与此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以后的子孙在接替皇位的时候要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在秦始皇的眼中,自己的宝座可以永远流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对秦始皇说:“如今陛下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所以应该在那里封几个王,皇上可以让几位皇子到那里去。”秦始皇心中对这个提议并不赞成,于是他要大臣议论一下。很多大臣都纷纷表示赞成王绾的意见,然而李斯却站了出来,说:“当初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然而后来,这些诸侯国们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就连后来的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立即就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此后,皇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这些人都会听从皇帝的指令。国家的大小政事都由皇帝决定。在当时,官员们递上来的奏折都是将字写在竹简上的,所以秦始皇每天要看121斤奏折,不看完就绝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