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军队的编制
甲骨文《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中有对商朝军队的记载,如“□方出,王自征”。《殷契粹编》中也有“□王自征人方”。这些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商王不出征的时候,他的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此职务,他们平时治民,战时领兵。甲骨文中常有“□”“射”“戍”等名号出现,可能表明当时军队成员已有不同的职守。商朝除王室拥有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或各方国也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
商朝的军队已经有了“什”的士兵编制。甲骨文中的十个“什”组成“行”,由“百夫长”指挥。而十“行”为“大行”,由“千夫长”指挥。“什伍”之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队编制。
据说,商王亲自率领的军队称为“王师”,由三个“师”组成三个“大行”为一“师”。而商朝的战车编制实行五进位制。每辆战车有三位士兵,五辆战车为一组,前三后二,前面的战车有五位提供勤务的徒役。五队战车,就是二十五辆战车,组成一个战斗单位,由“马亚”指挥。一百辆战车的指挥官称为“多马亚”。如果一次出动的战车超过二三百辆,就由商王亲自指挥。
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斧、钺、干盾、弓箭、戈、矛、刀、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大部分都是用青铜铸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