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颠覆商朝的牧野之战

颠覆商朝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率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纣王一系列残暴的举措激起了人们的反抗,此时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周武王励精图治,使国力增强。他趁商王朝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率士兵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在这里,周武王举行了誓师大会,他例数纣王的罪状,士兵们士气高涨,大家都坚定了同纣王决战的决心。

事实上,在周武王出师之前,商纣王的统治集团内部就已经矛盾重重,他饰非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激起了朝野上下的愤怒。在牧野之战后,周武王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开始了周王朝统治天下的时代。

周武王的作战方略是这样的: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率领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朝歌,击溃为数不多的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夺去了商朝的统治大权。而其余后方兵力因为群龙无首,所以容易击破。《诗经大明》这样记载:“燮伐(偷袭进攻)大商”或“肆伐大商。”

牧野之战直接导致了商王朝六百年统治的结束,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战争策略和艺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