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的第一次起义
《史记》记载,公元前8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使得本来就顽疾缠身的西周更加衰败,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最终被犬戎所灭。
“国人暴动”发生于周厉王年间,由于周厉王的暴虐执政,逼得人们不得不反抗。“国人暴动”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奴隶起义”。
所谓的国人,是指周朝营筑的两层城墙中在最内环居住的人。城内的人称为“国人”,城外的人称为“野人”或“鄙人”。国人主要是工商业者和下层的群众。在当时,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民也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
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镐京的国人集结在一起,手持棍棒和农具,包围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欲调动军队,臣子说:“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发生暴动,我们还能调动谁呢?”周厉王只得逃离镐京,逃至彘地,于公元前828年病死于此。国人在此次暴动中冲进了王宫,没有搜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公将太子姬静藏于家中,国人便包围了召公的家,逼召公交出太子。最终在大臣周公和召公的调解下,国人才平息了怨怒离散而去。由于周厉王逃走,周王室无主,贵族举荐周公和召公暂时代理朝政,重要政事由六卿合议,史称“共和行政”或“周召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