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城濮之战”的始末

“城濮之战”的始末

公元前632年,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晋文公回国即位后,广施仁政,发展经济和军事,晋国逐渐强大起来。此时的晋文公已经具备了称霸中原的资本。公元前632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国、陈国、蔡国、郑国和许国的盟军攻打宋国,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向晋文公讨救兵。晋文公当时已经将楚国视为劲敌,因此就想借助此战打败楚国。于是,晋文公派兵攻打楚国救宋。

楚成王听说晋国出兵,立即叫成得臣退兵。成得臣自以为可以打败宋国,不肯退兵。成王只得派少量兵马,令其指挥。成得臣派人通知晋文公让他们释放曹国和卫国的国君。晋文公却阻止并告诫两国国君,如果他们答应与楚国断交,就帮助他们恢复君位。结果,曹国和卫国的国君答应与楚国断交。成得臣气急败坏,下令立即攻打晋军。楚军一进攻,晋文公就下令晋军向后撤,以实现当初流亡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

晋军一直后退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阵。两军刚刚开战,晋军就向后败退,战车拖着伐下的树枝,使得地面上扬起阵阵尘土,显得十分慌乱。成得臣自以为胜券在握,步步紧逼,最终却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将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前后夹击,楚军大败。后成得臣无颜面对楚成王,自杀而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此战使得晋文公成功称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