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见母的郑庄公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武姜对庄公的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代的制度,寤生是老大,因此理应继承王位,成为郑国君主。但是母亲武姜却千方百计地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为此,武姜还向庄公要制邑这个地方给叔段,然而庄公不同意。武姜并不泄气,她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庄公同意了。
叔段到京后,被封为京城太叔,他开始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后来,庄公的卿士祭仲发现了这一情况,禀报给了庄公。庄公只是淡淡地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十分不解地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您应该趁早将他们安置在一个您放心的地方,不然他们早晚是会谋反的。”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郑庄公二十二年,叔段自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就和母亲共同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而自己做他的内应。这个时候,庄公其实早就发现了两个人的阴谋,于是他截获了密信。在拿到证据后,郑庄公立刻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京襄城,叔段被攻打得措手不及,只得仓皇逃至鄢陵,最后他还是自杀了。
通过这件事情,庄公对武姜更加不满,他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此后,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居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庄公对这个决定有些后悔。后来,庄公的心思被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猜中了,于是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对颍考叔的做法感到十分纳闷,他问:“这是何意”
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从来没有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她一定会很高兴的。”庄公在听了这句话后非常感动,他不禁讲起了自己与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其实这件事情很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然后筑成甬道和庭室,这样,你们就可以在那里见面了。”
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不久之后,颍考叔便挖好了一个地道,并请庄公和他的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之后便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