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孟姜女是否真有其人

孟姜女是否真有其人

在我国的民间,自古就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便将山海关作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还在那里盖了姜女庙。但事实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这是因为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的山海关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离山海关数百里。除此之外,在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资料记载长城被哭倒过,因此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存在,与秦始皇也没什么关系。

在唐朝末年,有一首诗叫《杞梁妻》,诗中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曾经到长城哀悼筑长城而死的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这便成了孟姜女的前身。到了宋朝,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杞梁开始有了姓,有说姓范,有说姓万,还有叫杞郎或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的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大致的形成时间应该是北宋年间。然而不论是故事还是传说,都不能取代历史事实,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事实上都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但这个故事非常生动,而且还有悲剧色彩,所以就成了各朝各代人们借题发挥的素材。

战国时,齐都中哭吊盛行,杞梁战死,妻哭吊便是悲剧的材料;西汉时期,“天人感应”之说盛行,所以杞妻哭夫便成了崩城和坏山的感应;隋唐年间,乐府中出现送衣之曲,所以送寒衣的内容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演化的轨迹,这个故事因为流传久远,所以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内涵。也有人否定孟姜女是《左传》中的“杞梁之妻”,因为在封建社会,哭夫的题材并不少见,再说,孟姜女明明是齐国的,后来又被说成是秦国的,这无疑是为了往秦始皇身上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