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的创建
起初,蒙古族靠结草刻木记事,没有自己的文字。在铁木真讨伐蒙古部落的乃蛮部时,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这个人是乃蛮部太阳汗的掌印官,太阳汗尊他为“国傅”,让他掌握金印和钱谷。
铁木真见此人有才华,便将其留在身边,“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此后,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从此以后,蒙古汗国的文书,“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
后来,忽必烈让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后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书”经过14世纪初的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蒙古文字的发明和创造是蒙古汗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文字的产生使得成吉思汗有可能颁布成文法和青册,而在他死后不久成书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这种“畏兀字书”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