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灭金的步伐
公元1214年,金军在蒙古军的打击下从中都迁到汴京,相继失去了河北和山东等地。很多失地的人们为了自保而结成组军,想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
公元1218年,蒙古再次出兵占领山西太原、平阳等地,金朝见大事不妙,便想出了一个计策来拖延蒙古的吞并,并选出河北和山东等九个较大势力的地方官吏和地方武装头目,将他们封为“公爵”。然而金朝的做法不但没有达到目的,还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后来“九公”之中有人参加抗蒙,但皆以失败告终。
公元1232年,蒙古兵绕过金朝的军事重地潼关,翻过秦岭,越出汉中盆地,辗转到南方,接着直扑金国都城。金朝将领完颜哈达率领15万主力拦截蒙古兵,双方在锦州三峰山交战。蒙古兵采取了疲劳战术消耗金兵的战斗力。他们将金兵包围在三峰山,当时天降大雪,被围困的金兵已经疲惫不堪,蒙古兵为了尽早结束战事,便故意让开一条生路,引得金兵争相逃跑。在金兵逃跑之时,蒙古伏兵乘机四起,将金兵打得落花流水。三峰山之战后,金兵主力消耗殆尽,金朝在蒙古的打击下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