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藏春散人刘秉忠

藏春散人刘秉忠

刘秉忠(公元1216年—公元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刘秉忠的曾祖父在金朝时曾在邢州任职,金朝被蒙古王朝消灭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虚照禅师,因信佛教更名子聪。

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刘秉忠和海云禅师一起入见,忽必烈听闻刘秉忠的才华而把他留在身边,同他商议军国大事。元世祖即位后,刘秉忠参与了国家典章制度的设计草定,参领中书省事,后改名秉忠。

刘秉忠是治国能臣,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等多个观点,改革弊政,建立起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使官民皆受其益,元朝的汉化进程也在他的推动下大大加速。

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还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他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