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神宗时期,重用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是反对新法最激烈的人之一。因不得重用,他经常在家博览群书,打发赋闲的时光。司马光潜心于历史,也想自己修一部历史书。他编写了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
早在宋英宗在位时,司马光就曾经将自己所编写的稿子呈给他看。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因此便褒奖了司马光,还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让他继续编撰下去。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稿子献给宋神宗,宋神宗也对司马光的这项工作十分赞同,还将自己年轻时收藏的2400卷书都送给了司马光,让他尽快完成这部著作。除此之外,宋神宗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虽然不再过问政事,却没有放弃编写《资治通鉴》,反而将它当作自己唯一的工作,他为了编写这本书一共花了19年。《资治通鉴》是按照历史年代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该书汇总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为了编好这部篇幅巨大的著作,与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了三百多种历史著作。据记载,司马光的这部著作完成之时,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由于《资治通鉴》材料丰富、剪裁恰当、考证严格,再加上司马光文采非凡,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对后人而言,它材料完整,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