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中国天文仪器的飞跃

中国天文仪器的飞跃

简仪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这种仪器的结构和使用都比浑仪简单,除了北极星附近以外,通过它观测整个天空一览无余。

简仪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被称为“赤道环”;另一个圆环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它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称作“赤经双环”。双环中央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这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可以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的时候,将窥管对准某颗要观测的星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支撑整个观测装置的是由两个支架托着的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就是这个金属轴保持着整个装置的北高南低的形状。

简仪的创制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了与之类似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