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施耐庵和《水浒传》

施耐庵和《水浒传》

施耐庵(公元1296年—公元1371年),扬州府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又名子安,字彦端,原名耳,别号耐庵。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生于苏州阊门外施家巷,也曾入仕钱塘,然而因与当时苏州的抗元起义领导人不合,所以避战乱而迁居兴化一带。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对于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医卜和星象等无所不通。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后来这些人接受招安、四处征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水浒传》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该书的版本众多,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深刻地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并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