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到文明转化的“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发生于距今4600多年前,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对抗北方的蚩尤部族而发生的战争。位置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这是一场历史上的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争夺适于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在父系氏族社会,黄帝部落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和山西西南部地区,后来黄帝打败炎帝,两个部落融合。蚩尤九黎族兴起于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由东向西发展。中原地区适于放牧和浅耕,是两大部落的争夺地带。为此,两个部落在涿鹿之野展开了一场大战。涿鹿之野即浊陆,今涿鹿县矾山一带。蚩尤族的人勇猛而彪悍,多擅长角抵,联合了夸父部族和三苗部族后,战斗力更强。因此,在战争初期,蚩尤族驱逐了炎帝,后乘胜北进到涿鹿,向黄帝族发起进攻。蚩尤英勇善战,统领了七十二氏族,他利用浓雾天气围困住黄帝族。黄帝族统领以熊、罴(pi)、狼、豹、雕、鹖等为图腾的多个氏族,与蚩尤族多次交战,都没有取得胜利。后来,黄帝族得到天女旱魃的帮助,才冲破迷雾,进而将蚩尤族击败,并在中冀之野将蚩尤擒杀。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战结束了远古部落时代的历史,各部落的人们都归顺轩辕黄帝,拥戴其为盟主。
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涿鹿之战是古籍所载的最早的战争,它对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起到了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