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开心的开口回答道。
“那小的就提前恭喜公子了。”
伙计将酒菜放下,便立即离开了。
此时程处雪正在客栈外,等待伙计的回复呢。
“你怎么这么磨蹭,问个事情,半天不出来,真是急死本姑娘了。”
“快点告诉本姑娘,结果如何?”
程处雪,完美的继承了老程家的火爆小脾气。
嘟嘟着一张嘴巴,睁着一双大眼。
若不是身着女装,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未出阁的少女。
“小姐,小的问过裴公子了,他说有九成把握。”
伙计高兴的开口回答道。
“九成把握,好了。本小姐知道了,这就去转告郡主去。”
“好好安慰安慰,郡主那颗提心吊胆的小心脏。”
处雪蹦蹦哒哒的坐上马车离开了。
太极宫显德殿里。
李二陛下虽然昨夜和十几位重臣聊到很晚。
而且还去了立政殿,一直和观音婢聊道深夜子时。
不过因为如今早朝制度的改革,所以睡眠还是很充足的。
没有多少人知道,皇宫里发生的事情。
知道的人都被李二陛下,下达了封口令,也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可有上好的考卷让朕一观。”
李二陛下将目光看向了礼部尚书。
所谓上好的考卷,自然是指他亲自让礼部尚书,修改的策论试题。
“陛下,确实有几份不错的考卷,尤其以这份最为精彩。”
“还请陛下过目。”
李二陛下点点头。
身边的内侍立即走下朝堂。
将礼部尚书手中的考卷接了过来。
内侍将考卷恭敬的放到陛下的御案上,而且仔细的铺展开来。
李二陛下先看了一下考生的名字。
好家伙,他的眼睛瞬间便亮了起来。
本身李二就是个书底,非常不错的帝王。
不说是书法大家,最起码也是那种略有小成之人。
可是这张考卷的考生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仅仅是这字迹,就给李二留下了极好而深刻的印象。
于是李二陛下仔细的往考卷上看去。
自然重点是看策论的试题。
“陛下派兵马大元帅率领我大唐精兵五十万,历时五年有余,为我大唐开疆扩土无数,最终手刃仇敌···作为一名大唐的年轻学子,深深的为大唐出征的将士们而感动啊。”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单和寂寞。以野草充饥,以雪水解渴。谱写了一曲大唐的军魂热血之歌。”
“普天之下莫非唐土,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学生只盼有一日,能手持刀剑,与将士们并肩作战。”
“为大唐,为陛下,为百姓们,守护好我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
这是裴行俭所写的对大唐远征军的感想。
李二陛下看后非常满意。
朝堂正是需要这样有热血,有活力,敢拼敢冲的年轻血液。
然后他继续往策论题上看去,若是你身为远征军的一员,应该怎么办?
李二陛下是越看越欢喜啊。
此人不但在考卷上慷慨激昂,而且还阐述了轮调制度的想法。
这与驸马所建议的轮调制度,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