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知道了大唐几百万的少年还无书可读,无学可上······
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他的责任很重。
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个林家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整个大唐的薄弱之处。
也是千万大唐父母的心中之疼。
所以他非常能理解孩子们,想念老师的那句话的意义所在。
看完这份奏折,李二陛下再也没有心思看其它的奏折。
他拿起这份奏折快步向立政殿而去。
“二郎,今日这么快便看完奏折了。”
长孙皇后起身开口说道。
“观音婢,快点坐下。”
“仔细了咱们的皇子。”
李二陛下关切的话,让长孙皇后心里面暖暖的。
“这才多长时间,臣妾没二郎说的这么娇贵。”
“还是仔细一点的好,观音婢来看看这份奏折。”
李二陛下说完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长孙皇后。
“二郎,臣妾不能干涉朝政的。”
长孙皇后接过奏折后,又仔细的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作为后宫之主,这点观念一直扎根在她的脑海里。
可以帮李二陛下分析各种各样事情的前因后果。
可是前朝的各种奏折和事务,长孙皇后是绝对不会插手。
“观音婢,这奏折不是朝政,而是一些让人感慨的生活琐事。”
“你打开看看便知道了。”
李二陛下微笑着开口说道。
长孙皇后闻言,这才拿起桌面上的奏折,仔细的打了开来。
果然,陛下并没有欺骗自己。
整篇奏折都是朱超在林家村的所见所闻。
其中还夹杂着他自己的心中所想。
看着看着长孙皇后的眼睛便湿润了···
虽然贵为皇后,终究也是个女人。
也是位做母亲的人。
看到孩子们想念老师那一段。
长孙皇后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的流了下来。
身旁的宫女玉芝见状,立即乖巧的将手绢,递到了长孙皇后的手中。
“二郎,臣妾让二郎见笑了。”
长孙皇后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开口说道。
“观音婢,说实话。刚刚朕也流泪了。”
“朕通过这份奏折,想到大唐几百万的少年。”
“他们也一样有许多无书可读。”
“有许多无学可上啊!朕,想到这里心里也很内疚……”
“作为一国之君,朕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啊……”
“一个林家村,折射的是一个大唐的另一面···”
李二陛下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二郎,这不就是你以前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