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2章 永远的太子

时砚靠在椅子上坐没坐相,脚翘在桌沿上,懒洋洋道:“大哥,这采买上的事可大有学问呢!比如那张翰林家的小公子,与他别府寡居的大嫂有了首尾,怕人说闲话,于是收买了寡嫂家中采买的下人,每日被采买下人装进筐子内偷偷带回嫂子府中。

比如那王相爷家的小孙子,为了瞧刘国公家那貌若天仙的女儿,收买了刘国家采买的下人,在采买下人的掩饰下,从刘国公家中狗洞钻进去,成功避开了守卫森严的前院。

再比如那公主府家的小女儿,看上了京城东街那个卖画为生的穷书生,于是收买了公主府的采买下人,让那穷书生每日乔装打扮混进采买下人中进入公主府,与之私会。”

时砚随口就说了好几个惊天大雷,丝毫不理会其他人一脸震惊失神的表情,自在的嗑嗑瓜子,毫无形象可言,不知道他刚才说的话,给几人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楚照砚不可置信道:“阿砚,你,你是如何得知这些密辛的?”

要知道,涉事之人身份特殊,只要确认了,一件足矣在京中掀起巨浪。

时砚毫不在意的扔下手中的瓜子,灌了一口茶,懒散道:“我是个纨绔嘛!这些事情,在我们纨绔界,都是老生常谈!”

众人心思复杂,一时都没想起来,他们之前的话题,是张氏家的采买到底有没有问题,此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现在京中的纨绔界都这般厉害的吗?

明珠公主对征北将军一见钟情,可想而知征北将军的颜值很能打,此后明珠公主对征北将军心心念念,想方设法的想多见对方几面。

可惜征北将军第二天就被皇帝一道诏令打发回了边疆,两人再次相见,已是七年后。

再次相见的两人,依然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并发现双方对彼此一见钟情,但两人彼时立场对立,一个是想要推翻皇权取而代之的大将军,一个是举世皆知被皇帝宠在手掌心的公主。

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牵来扯去,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将故事线硬生生拖长了二十年。

时砚对这些不感兴趣,看到皇帝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内心毫无波动,转身朝目标方向前进。

那里有他要找的人。

当天傍晚,晚霞将天空照的红彤彤之时,时砚带回去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年长相俊美,瞬间将小宫女迷得团团转,小宫女将自己珍藏许久舍不得吃的糕点拿出来送给少年。

少年抿着嘴不说话,耳朵脖子全红了,害羞的样子让小宫女惊奇极了,围着对方问东问西,将少年弄得更加害羞。

大厨闷声闷气道:“这是何人?要留下吃饭吗?”

时砚告诉众人:“从今往后,这位就是我的先生了,要和咱们生活在一起。”

除了小宫女外的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眼神看向少年,少年抿着嘴也不解释,只用了短短三天,就让众人心服口服。

先生平时爱害羞,被小宫女多看两眼,耳朵尖就不受控制的红了,但上课时,先生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先生的故事讲得实在太有趣了,众人没忍住堵在门口跟着听。先生一瞧,觉得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索性让众人一起来听。

春去秋来,冷宫中的众人在先生的教导下,已经学了不少知识。

大厨更是活学活用,给他做的菜起了十分斯文有讲究的名儿,只许众人点菜时用新名儿。

这倒是没什么不好,众人都能接受,但你要三天两头给菜改名字,就太让人上火了。

前几天大厨酿的糯米酒开封了,大厨也不让人管那个叫糯米酒了,非说是用小壶装着,要叫“壶子酒。”

成吧,听着也挺顺口,反正就是一口喝的,叫什么都成。

但大厨一觉醒来,又觉得“壶子酒”太简单直白,配不上他学了这么多知识的聪明大脑,于是告诉众人:“我这酒放在外面,那些老学究一定会边喝边捋胡子,连道好酒好酒!故而这酒从今儿起改名‘胡子酒’”。

又有一天,大厨将冬天腌制的咸鱼爆炒了端上桌,在众人动筷前道:“这不是普通的爆炒腌鱼,我决定了,以后就叫刨盐鱼。”

大家自然无异议,因为这个名字起得相当直白。

可第二天,大厨特意又炒了一盘,告诉众人:“我觉得刨盐鱼不够形象,不如叫抱盐鱼吧!”

行吧,一道菜不改两次名儿,那还是厨子的风格吗?一起住了这么久,他又是这里唯一会做饭的人,众人自然只能包容他了。

没成想,第三天厨子又炒了一盘,并告诉众人:“抱盐鱼风格还不够明确,不如我们将之称呼为爆腌鱼吧!”

众人终于受不了了,小宫女疑惑道:“这不念出来都一样吗?有何区别?”

厨子眼睛一瞪,十分认真的批评小宫女:“先生上课时说过,做学问一定要有钻研精神,你这不求甚解的样子,先生一定很失望。”

小宫女不爱读书,但不想让先生失望。

因为先生是她短暂的人生中,见过最好看的人了。当然小主子除外。

小主子现在还小,她是认真听刘妃娘娘的话,将小主子当亲弟弟对待的,和先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