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2章 墙内亏损墙外补

等全部视察完成之后,赵一又坐回到姚子良的办公室,他们需要就后续问题,特别是国内军事装备的采购定价问题进行商讨。

虽然目前除了陆地军事装备完成度比较高,已经可以交由军方进行测试,其他军事装备还需要到今年年底才可以陆续交由军方测试。

至于军方下订单采购,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这不仅仅涉及到军事装备的先进性问题,还有军费的使用分配情况,事情较为复杂。攫欝攫

但是不管是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这边,还是赵一自己,对军方是否会采购他们的军事装备都不存在疑虑。

因为这些军事装备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我国对于提高国防安全从来就没有松懈过,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否则就不会出现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了。

只是最终到底采购多少,他们心里都是没底的,虽然经济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国内各项建设花费的资金更多,军费相比前世虽有好转,但是也说不上多富裕。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装备的定价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按理说采购数量少的话,定价肯定会很高,毕竟需要将成本摊下去,反之亦然。

如果赵一不和姚子良商量的话,姚子良肯定会根据这个原则来进行,其实这样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都是国际商业通用准则。

但是赵一虽然成立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也存在着赚钱的目的在里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国内的国防安全,这个目标才是首要目标。

而想要让国内短时间内将国防安全提上去,就不允许华夏军事工业公司采用完全市场的定价原则,在适当的时候,还必须要舍弃到手的利润。

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怕姚子良按照一般商业规则来执行,所以他必须要提前将一些问题进行说明,以免出现和目标相违背的情况发生。

“战略轰炸机生产下线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年生产可以达到多少架?”赵一问道。巘戅书仓网戅

这趟赵一对于战略轰炸机的出现非常的满意,特别是当自己站在那架飞机下面,给人的震撼更加强烈,完全不是图纸上能够体会出来感觉。如果是后者,那么对于军火商来说更加有利了,不仅总体规模会扩大不少,而且作为新势力,可能获得的蛋糕会更大。

所以不管是什么情况,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军事装备研发生产的单位,未来的国际军事装备订单数量都不会少,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而且赵一成立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赚取超额的利润,他自己本身就没有想过从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拿钱出来补贴自己。

在这种目标指导下,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需要获得足够自身发展的资金就可以了,而这个目标经过前面的分析,应该是很容易达到的。

而且赵一前面说的成本价出售,也只是指目前的军事装备,至于今后的军事装备价格如何定价,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盈利能力、国家军费的支出多寡和国际环境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