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五章 万家灯火(四)

从理论上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在现实中,尤其是在第一监狱,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极少,即使发生了有人未得到应有数量的情况,也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心之失。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公开透明。在分配前,每个人应得的份额都进行公示。

二是监督机制。层面的监督有,律政司驻看守所的律政官、督查、审计等职能监督,各监区及生活卫生处的监督。服刑人员层面的,有伙房的监督,各监区管事犯人的监督,伙食监督员的监督。

三是在运行机制上,可以用数来衡量的,如鸭蛋,饮料,烧鸡和成包装的,直接按个数计算。需要称重的,伙房在生活区设置了一些秤,如果有人对自己的分量有异议,可以到秤上去称重。

如果发生了失误,也有补救措施。首先是各监区管事犯人和负责分配人员把自己应得的那份让给别人,其次是伙房会留有一定的机动数量作为应急。

四是在信息反馈机制上,是畅通的。可以多层次,多渠道,甚至越级反馈。

还有几点也很重要,一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过年时,家里存钱和送来的东西多,对监狱发的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有的人跟本就不要,或者要了,也送给别人。

二是即使家里生活困难,即所谓的“三无”(无汇款、无接见、无邮包)人员,过年时的东西也是很丰盛的。

首先,监狱正常发的,就足够吃,甚至吃不了。

其次,对于“三无”人员,无论是监狱、伙房、各监区,都会在原有每人一份的基础上,格外再多发一份。

最后,一些个人关系较好的富裕犯人,会给“三无”人员一些资助。

由于上述原因,过年期间在食物分配上,是极少发生克扣、强占事件的。

最穷的人,反而常常是得到实惠最多的。所谓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变成好人,这个说法在这件事上,是千真万确成立的。

饺子包完了,就开始到伙房煮饺子或者蒸饺子了。

晚上六点,司法厅,监狱局的官员们在监狱长等人的陪同下,前来慰问服刑人员。

放过烟花鞭炮,领导们走了,服刑人员们开始吃年夜饭,时间不一定都在午夜,但在午夜之时,也会有许多人像在家一样吃年夜饭。

饭菜基本上还算丰盛,大多会有十来个菜。但也有较懒的人,只吃一点儿饺子,为的是图省事,多看一会儿电视或者多玩儿一会儿,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吃。

之所以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在今天发放,其实是狱方刻意为之。

因为今天是服刑人员最容易想家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发东西,让他们忙起来,一会儿一个惊喜,既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也消耗了他们的精力,就几乎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了。

加上经历了看守所和长短不等的监狱生涯,服刑人员已经习惯了与亲人不能团聚的生活了。

今天,总监区是赵玉棠值班,监狱领导则是父亲赵观澜值班。

看似忙忙活活,实际上,值班还是很清闲的。

因为不出工,服刑人员都在号里,管理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加上各监区都有值班警察和管事犯人,发生突发事件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晚上六点交班后,因为还要等父亲,加上回家也没事可干,赵玉棠就电招几个人打麻将。

来的人有狱政处长、一监区监区长、生活卫生处副处长、教育处处长、和另外几个监区长。

每次和赵玉棠打麻将,他们都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

从内心里来说,和赵玉棠这样的大美女在一起打麻将,他们是求之不得的。

一是能和老大的宝贝女儿套近乎,二是这个大美女实在是养眼,多看几眼就是福利。

但最让他们纠葛的,就是老是输钱。

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跟赵玉棠打麻将,从来就没有赢过钱,似乎赵玉棠就是专门来要账的,每次都得把自己兜里的钱乖乖奉上。

据说,有一次喝酒喝大了,几个处长和监区长向赵观澜抱怨说:赵狱,你骑在我们头上,说训就训,说骂就骂,也就罢了,可你家赵处回回都赢我们的钱,你们还给不给我们活路了?哪天我们集体跳楼了,看还有谁给你打工?

平时办事很公道的赵观澜,这次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对女儿的偏袒:技不如人也就罢了,几个大老爷们还有脸说,玉棠是你们的妹子,你们不该给自己的妹子凑几个嫁妆钱儿?

在一旁的郑副监狱长也帮腔道:在这里发发牢骚也就罢了,以后和玉棠玩儿时,可要态度端正一点儿,让你们妹子赢得高兴一点儿。态度要好,上钱要快,面带笑容。

几个人一听,郑狱比赵狱还黑,气得无语,只得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狱政处长当场就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今天,他们的玉棠妹子又有一次把他们兜里的钱洗劫一空,此时,正开车回家。

路过兴阳看守所时,她不知为何停下,下了车,向里面望了望。

心道:圣林就关在这里,据说就要开庭了,判完后就要送到一监执行,那时候,就落到我的手心儿里了。

站了一会儿,赵玉棠重新上路,街道两边,正是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