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道:“小女年幼的时候,有相面的人说,她一定会配一个穷困的读书人,这也是命中的定数。只是彼此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又居住在外地,那些繁文缛节就简略了,为我考虑,也是问你考虑啊,今天就让你们成婚。”
王梅唯唯而应。
老翁进去,带着醋儿出来,叫她和王梅交拜,接着,两人又拜了老翁,算是成婚了。
醋儿穿着一件红袍子,也没有其它的修饰,没有像新娘子那样要打扮得鲜艳华贵。
拜完之后,醋儿又进去,拿出水饺出来,让他们吃。
当夜就同床而眠,成了夫妻。
过后,王梅也把书箱等搬过去,不住在寺庙里了。
当年省试,老翁准备了盘缠。到了准备没多久,考试完毕之后。王梅便回去了,到了济上,回到他居住的地方,只见那里是一片荒原,长满了野草,一堆堆野坟,隐没在野草间。
王梅询问当地的人,说那里向来没有人居住,是狐狸野兔时常出没的地方。
王梅心里感到一阵怅惘,失声痛哭。
当他贫苦的时候,朋友都因为怕受到连累而躲避他,亲戚也因为害怕受到损失而不见他,只有老翁给了他一晚饭吃,并把女儿嫁给了他,老翁对他的恩义,真似山一样高,海一样深,应当感恩他,知己之人,又论什么狐兔呢?
想到这些,心里万分痛苦。
又住到原先寺庙中,多次出门探访,都没有老翁和醋儿的踪迹。
等考试的文榜下发下来,王梅高中第二名,得以进入京都,继续参加考试。
王梅租房居住在果子巷中。
一天,王梅偶然出去游玩,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老翁,便走上去,向老翁下拜,倾诉着他对老翁的想念。
老翁道:“我因为匆匆离开了济上,没有留言给你。后来想回去,又担心你已不在那里了,于是才没有去,我也料想到你一定会到京都来。”接着又道:“何不跟着老父去,也好叙话,说说别离之情啊?”
王梅就跟着老翁去了。
来到一处园亭处,那里极为幽静宽敞,书架桌几,都十分的精良。
老翁道:“醋儿刚好这次没有来京城,在曲阜依恃着她的外祖母。有一个侄女,跟了我到这里。”
于是,叫喊道:“佾儿,快出来见见姐夫。”
听到有一个女子在屋里嘀咕着不愿意出来,老翁道:“都是自家人,不需要回避。”
佾儿才出来,王梅向她作揖行礼,看佾儿大约十五六岁,低着头两颊隐隐含笑,妙丽无比,只是眼波流动,姿态举止,稍微比醋儿差一点。
见了一下王梅,她就返回屋去了。
吃饭过后,王梅也搬过去和老翁一起居住。
老翁也没有僮仆,只有佾儿一个人伺候饮食。
老翁在家的时候,王梅就和老翁说话,老翁出去的时候,王梅就和佾儿两人嬉笑玩耍。
佾儿又善于揣摩人家的心思,常拿着绣鞋衣物等来到王梅的窗下,一边做活,一边和王梅说闲话。
老翁回来,忽然遇到他们,也不加以责怪。
一天,佾儿手里拿着一卷诗,对王梅道:“姐夫你看,这是谁家的帖子?”
王梅接过来一看,是三首回文诗。
看过之后,知道是他的妻子醋儿写的,于是,就不还给佾儿了,自己把诗放到书里珍藏起来。
佾儿笑着说道:接着,又说道:“今天没有事做,就和姐夫拍小叶子游戏玩耍,输了,就要被打掌心。”
王梅先输了两次,佾儿打了他几下。
忽然,王梅把两张叶子都拍翻过来,一阵欢喜,于是,就想好好打一下佾儿的手掌。
佾儿笑着耍赖,把手放在袖子里不伸出来,王梅也不放过,强行去拉她的手。
佾儿道:“一定想要打吗?”
于是,就挽起袖子,把手臂伸到王梅的面前,道:“愿赌服输。”
王梅见她的手指如葱一样纤细,如莲藕一样白嫩,便拉着她的手,亲了一下,说:“我想吃西子的手臂。”
佾儿急忙把手缩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