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躺床上没多久,突然有人拍起了店门:“啪,啪。”
“谁啊,有啥事,这么晚了。”王师傅很奇怪这么晚了还有人来。下床拉亮了电灯开了门。
“我要纸钱。”一个约莫50岁穿着一身黑色衣服的汉子站在门口说。
“进来,进来。”一听是来买纸钱的,王师傅连忙把来人让了进来:“你要哪种,万贯?”一般纸钱分万贯,往生。名字是挺奇怪的。
“是的,不过我身上没钱,能不能……赊给我一叠,过几天就给你。”那人有些不好意思。
“你是哪个村的,改天送过来就行。”王师傅随手拿过一叠纸钱递给那人。哪个时候人淳朴,赊账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头一次遇见赊纸钱的。
“我是上边任家村的,过几天我还给你。”那人低着头快步的走了。
“慢点走啊。”王师傅心里感觉挺奇怪的,哪有人这么晚的来买纸钱,还是赊账的,不过也没多想就睡了。
过了两天一大早,邻村就有人来请他做活,就是画棺材了。收拾好东西,中午便过去“做底”。因为关中农村人死了是先要烧倒头纸的,第三天才入殓,入殓的时候画匠先要用石膏把棺材缝子糊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尸体的气味溢出。这个就叫做“做底。”下来才是油漆,画棺材。
这家死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汉,是喜丧,所以气氛不是特别沉闷,有些帮忙主事的老者围在一起喝酒,王师傅干完活也被叫过去一起喝酒,大家边喝边聊。
聊着聊着一个帮忙的老者突然很神秘的说:|“我给你们说个事,你可包(别)传出去,你知道这家昨晚发生啥怪事了不,?”
这一下勾起几个人的好奇心了,:“么马达。你说先,我们肯定不传。”
“昨晚上,怪得很,半夜的时候我过来安排今天的事情,在这门口,碰见了个人,在这低个头转来转去的,我就问他是干啥的,大半夜的在这转来转去,他说我是来给烧钱的,但是有看门的我进不不,你帮我把这钱烧了行不,我就说,那有啥看门的,烧纸不都是明天来了烧么,你咋大半夜的跑来,得是啥远亲戚。那赶紧进门么,给你弄些饭一吃先。可他死活不进来,说自己不敢进,非说有看门的,还让我帮忙把这纸钱拿进去一烧,么办法我就拿进去烧了,等我烧了出来找他已经不见了。你说这事怪不。”
几个人都说怪,王师傅一听这事,心里一激灵:“那个人得是穿着黑色衣服,有50来岁的样子?“
“咦!王师,把他家的你咋知道?你昨晚来过?”那老者很不解。
“这事确实怪,前天晚上那个人来我这买纸钱了,还是赊的。说没钱。改天有了给我。所以你一说我就觉得是那个人。就是奇怪的很,为啥半夜买,半夜烧。”王师傅感觉事情很不对。就提议:“不行问问主家么,看这得是啥亲戚?”人家来总不能不招待人家。”
“行,那就这,我去问。”那老者烟锅腰带一插,去找主家了。
那老者找到了主家的老大:“来叔问你个话,你得是有个亲戚昨晚来了?”
“亲戚?么有吧,昨晚就我娘我两个姑,还有自己屋人,再就是几个顶神。”哪家长子摸着脑袋。
顺便说下“顶神”。因为以后的故事会出现。所谓顶神就是村里几个年长的老年妇女,一般都是60岁左右,本来好好的,突然有一天病了,怎么都看不好,非说自己是什么神仙下凡,必须替人看病,医治怪处,要不答应当顶神,病就好不了,就这样成顶神了。一般谁家老人下世了,这些人就会去帮忙,一般就是安神位啊,烧纸啥的,还真少不了。
“昨晚我在你家门口,见了个穿黑衣服的,说是来给你达(爸我们那以前把爸叫达,)烧纸的,进不了门,让我给他帮个忙,把纸烧了。我帮着把纸烧了,一出来人就不见咧。老者捋了捋胡子。
“叔!要不问问我娘!”老大拉着老者去他娘哪里了。他娘没跟他,跟着老二,老大养爹,老二养娘,农村这种事很多,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弄得兄弟反目的很多,他这都算好的了。因为他娘身体也不好,虽然老头子又下世了,所以没去那边。
那老大老太婆盘着腿坐在炕上,还没听她家老大说完,缓缓说到:“我知道了,昨晚上那个人还愿来了。”
“啊,娘那个人来这了?”老大瞪大了眼睛。
“嗯。我认识他,他是任家村放铁炮的。无儿无女,因为他是个放铁炮的,被人看不起,但是你达就跟他能谝的来,把你达叫哥,所以两人爱一起喝酒。(放铁炮的呢,就是谁家过个红白喜事的,就去拿个外形类似手的铁家伙,里边是空的,用的时候就把塞进去,弄上引线一点,声音贼大,放几下给点钱,在我们那人的眼里跟讨饭的差不多,所以没人看得起。)20多年了,那人还是那个样子,说我哪年你达跟他喝酒,你达跟他开玩笑,说是他年龄大,肯定先走,到时候你可得给我烧纸,这不,昨晚就来给你达烧纸的。”他娘慢悠悠的说道。
这下老者和老大都呆住了,因为说起任家村放铁炮的40岁以上的都听说过,因为只要有红白喜事的地方就有他,可是他都死了20多年了,而且是被自己的铁炮炸死了,所以当时四邻八乡的都知道。
他娘继续缓缓的说:“昨晚给我托梦了,说是自己来还给他哥许的愿了,自己穷没钱,就赊了王师的一叠纸钱,一毛五分钱,让我替他一给。因为有门神,自己也进不来就让别人替自己烧了,唉……”
后来王师傅把这一毛五分钱一直没花,放在家里,他经常说做人要守信。
故事四白衣。
这个故事呢是王师傅听来的,跟他本身没关系而是跟上个故事说的“顶神”有关系。
渭河边上有一伙贩卖花生的生意人,在渭河边上收购花生,然后拉到外地去卖。有这么一个人,他叫赵铁娃,人高马大的,打架很厉害,挺有名的,初中毕业后就去被这伙人叫去押车去了。所谓押车其实就是去跟车,怕遇见一些不讲道理的需要武力解决的事情而带几个能打的。这伙做生意的经常碰见一些难缠的,讹钱的,所以每次出车都带好几个人。
就这么跟车跟到年底,这伙贩卖花生的人这一年赚了不少,也没亏待他,把这一年的辛苦钱给他了,这家伙钱一到手就高兴的不知所以,因为他们回来的时候要经过西安,所以赵铁娃就拿着钱玩去了,同行的人也管不了,就任他去了。
这家伙寻思着去那玩好呢,玩完了在买些年货回去好好过个年,以前家里穷过年没好吃的没好穿的,这回咱自己有钱了爱干啥干啥。逛了一天买了不少东西,钱也花了不少,就去车站坐车,准备回家,也该他倒霉,走到车站看见几个人拿着扑克牌在那“押宝”。便兴致勃勃的围在那看了起来,没多大一会儿,有个人就赢了好几百,娃一看眼红了,这来钱真快,而且那个摆摊的简直就是个傻子,动作慢的跟老黄牛一样,谁猜不到牌啊,娃一激动,就玩起来了,开始赢了几把,更上瘾了。也忘记了他老板给他说过的话了。
当他准被在押的时候,一个人碰了他:“兄弟,还想赢不,敢不敢玩大的?”
“有啥不敢的!”他头也不抬。他跟了一年车自以为见了世面。装作很牛的样子。
“走换个地方,这地方不行。玩的不过瘾!”旁边几个人也附和着。
就这样他跟别人一起去了西郊,那个时候西郊还很荒凉的,跟农村一样。毫无悬念连年货都输光了。他跟人家拼命被打的鼻青脸肿,连新买的毛衣夹克都给剥了。只留了件秋衣。把他给扔到野地了。
就这样,大晚上的又是冬天,乌七八黑的,不知道方向,又冷又怕,只能拼命往有灯光的地方跑,就这样拼命跑,感觉穿过了很多野地,坟地,终于跑到了西宝公路上了,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在这条路上跑了一年了,所以很熟悉,能走到这路上,就不怕迷路了。
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了下,又冷的不行,只好起来继续跑,没几步就发现前边有个白色的东西,他心里还想要是件衣服多好的,跑跟前捡起来一看还真是件衣服,很厚,雪白雪白的,就是黑夜都掩盖不了。当是他激动地啊,差点跪下感谢上苍了。他二话不说就穿上了,终于感觉到什么叫做温暖了。
一路上都没车,就这样走走跑跑天明了才到家。一到家就到头大睡,他家人很奇怪他从哪买了件这么白的衣服,白的有些不正常。但也没多想。